若是见孟修远空闲了,却都会来主动找他聊聊天,就像之两人治疗哑症那时一样。
但略有不同的是,原来孟修远给小格桑讲的都是些他的惩奸除恶的故事,小格桑只是听得新奇、听得过瘾。
而现在孟修远和小格桑聊得,却都是些“干货”。
总体来说,这聊天的内容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有江湖中的规矩,有孟修远对武学的理解,甚至有孟修远对于当今这乱世的看法。听起来,和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聊这些东西会显得很奇怪。
可事实上,这些大多不是孟修远有意想说,反而都是小格桑主动开口问的。
而且她现在再听孟修远说这些时,也不像以前那般开心、新奇,而只是默然抿着嘴唇,不时点头。
眼见如此,孟修远虽然隐隐感觉小格桑性格好似改变了很多,可出于对她的可怜,也不愿驳了她,还是她问什么便努力答些什么。
毕竟路途将近,相处的日子也没几天了,便随她去吧。
直至最后几天,小格桑问孟修远的问题愈发严肃、尖锐,孟修远才不由得感受到了其中的问题。
因为这时小格桑向他问的,已经变成了“该如何快速赚钱”、“怎么样能确定别人是否忠心”、“训练军队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要点”之类的问题。
虽然小格桑言语间,还显得想法有些稚嫩,可这些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心思,却是不言而喻,着实让孟修远有些惊讶。
十三四岁的孩子,想法跳脱,会有什么心思孟修远都能够理解。
只是他思及小格桑的经历和她这一路言行,莫名觉得,她于此时或是认真的。
许是这女孩,此刻心中真就有一个了不起的志向。
孟修远自此认真了起来,将这事想来想去,犹豫了挺久,才最终决定,还是要尽自己所能如实回答她的这些问题。
毕竟一来,小格桑这孩子随她父母,天性善良,不过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才有了这样的执念。
她若想要报仇,最是天经地义,谁也挑不出毛病。
女孩经此一难,已经变得早熟而坚韧,孟修远相信她会审时度势,不会冒失行动害了自己。
而若她有朝一日真能做出些事情,那孟修远不止替她高兴,还要多敬佩她三分。
二来,孟修远本就不是什么高人,不过是多了后世二十多年的见识,从网络上看过些纸上谈兵罢了。
说出来的话、给出来的建议,也未必就真的管用,没必要藏着掖着。
因此,孟修远最后这几日,对小格桑的诸般问题,也不管其用意,索性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尽量用小格桑能听得懂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一点点讲给她听,让她容易吸收一些。
当然,他也会事先和小格桑讲清楚,自己所说很可能未必奏效,毕竟大多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其中真伪还需要小格桑自己去仔细辨别,莫要因此吃了亏。
小格桑对此全不在乎,只是听得愈发认真努力,似要将孟修远的每一句话都牢记到心中一般。
……
直至这一日,五人眼看已经进了蜀地,身边的路人也再没有谁说藏语,孟修远便知是时候到了,主动提出分别。
虽小格桑对他恋恋不舍,扎西和央金也求他再待些时日,孟修远也都没去理会。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虽说诸般机缘巧合,可他为小格桑一家做得已经够多了。
以此时小格桑的武功,对付寻常麻烦早已经全无问题,他没必要再为她一家操心。
她日后无论成就如何、是否能达成心中所愿,也都只是她自己的事情。
终究是路上过客,孟修远不可能因她而就此停下脚步。
只是临别之前,孟修远思虑再三,最后还是多留了半天,将自己之前所创的那门夺人兵器的剑法教给了小格桑。
这功夫,他也终于起好了名字,就叫《止戈剑法》,取的是止戈为武的意思。
他将这功夫传给小格桑,算是临别赠礼,也算是一种劝诫。
这些日子,他与和小格桑的交流之中,愈发觉得这个曾经和善温柔的小女孩心中,有一股杀气隐隐而动,十分惊人。
孟修远并不觉得这是坏事,因为她日后若真的想去做些什么大事,那定是要有这份果决的。
传小格桑这门剑法,也当然不是让她今后都别去杀人。
孟修远只是想以此劝她,杀人前,或许可以略加思量。
报仇无错,诛杀恶人更无错。
只是若有一日,当格桑真的有幸成功,反而成了那个能随意处置他人性命的强者时,孟修远希望她也莫要犯了自己仇人曾经所犯的错,走上那样的老路。
孟修远希望这剑法能提醒她,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情,以此守住本心和初衷,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