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学,是排名全国前三的大学。
这里师资力量强大,而且学术氛围无比浓厚。
相传很久以前,京城大学的招生是放在全国各地的。
那个时候,虽然各地区域分割还在,但只要是说考上了京城大学,不管是平民还是世家,还是寒门。
各域官方都不得加以阻拦,不得以区域之间的隔阂去阻拦学生们在京城大学求学。
因此,那些年的京城大学,可以说是全国大学的标杆。
也是所以学子们的向往。
不过过了一些年,直到当今中原之主,赵氏当政之后。
一切就变了很多。
首先就是京城大学的招生,必须限制在中原六省之内。
除此之外,其他各域的招生,眼中缩减。
即便是你符合要求,也要经过层层的关卡,几乎是进不来京城大学学习的。
除非是在全国排名都有名次,名号响当当的世家子弟,才有可能进入京城大学学习。
有坊间流传,如今的京城大学,不再是龙国的大学,而是京城自己的大学。
可即便是这样,这里的学术气氛,依旧非常到位。
这不得不让李文东想象,之前的京城大学,到底该有多么的开放,多么的自由,学术氛围多么的浓厚。
他骑着自行车,顺着一条文化长廊,来到了操场旁边的环形路。
操场旁边就是篮球场,里面有相当一批学生,正在里面挥洒汗水。
他们运动激情,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这让李文东也是有些羡慕。
他从小就没上过学,学到的知识都是在五台上,跟着师父囫囵吞枣的学过一段时间。
再就是跟隔壁的隔壁,一个教书先生,混过一年私塾。
这教书先生是师父的好友,李文东十三岁的时候,他才上山。
起初,这位教书先生,不与其他人接触。
唯有师父跟他看病的时候,才接触一二。
得知这人是一位老师,十分欣喜,于是就张罗着,在山脚开个私塾。
毕竟,五台山下的一些村庄,都比较穷。
还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
起初,这位教书先生不愿意接干这事。
一没钱,二也吃力不讨好。
所谓穷山僻壤出刁民。
山脚下的那几个村庄,也的确是有些问题。
当年,东海宋氏展开整个东海区域村庄致富的策略时,也没有把五台山忘记。
但山脚的这些村庄的村民们,他们大多数都是好吃懒做。
有些上进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
然后,一去不复返,也不愿意回来了。
后来,宋氏几乎就放弃这块地方了,任由自生自灭吧。
不过后续,齐太白联合一些老人,多次找人还是希望建设学校。
但学校建了一半,款项被当地的村长们都给贪了。
齐太白一气之下,也不搞了。
但后来,这位教书先生来了,之后,齐太白似乎有了信心。
学校不办,那就办私塾吧。
好不容易说通了教书先生,山脚下的私塾就开了起来。
起初只有李文东一个学生,后来人数渐渐增多了。
一年后,等李文东走的时候,班上已经二十几个学生了。
对于贫困地区的私塾来说,已经很多了。
李文东也是因为要跟着师父学武,就暂停了私塾上课离开了。
至今李文东还记得这位教了自己一年文化的老师,他叫周学谦,是一位温文尔雅,但是并不注重外表的文人。
李文东看着这些场景,也是回想起了自己的一些事迹。
若是当年真的从私塾进入中学后,也许也会考上大学。
那个时候,李文东的境遇就会不一样了。
他刚准备走的时候,忽然一个篮球,从篮球场里飞了出来。
李文东笑了笑。
“哎?同学?帮我捡回来,谢谢。”
李文东弯腰,一脚把篮球踢了回去。
篮球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直接是落入了框中。
命中!
“哇!!”
场上,有很多人都是愣了愣。
居然是进了!
这也太夸张了吧!
与此同时,李文东潇洒而去,不留下一片云彩。
他继续沿着学府大道,一路往前方行进着。
校园里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原来是一位校园歌手,正在这里放声歌喉。
这是一位穿着十分亮眼服装的男学生,他头发也有一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