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的嗅觉很敏锐,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个能够维持这股热度,并利用它推广海潮刊的绝佳计划。 而且这次的话题热度散去,还有下一次,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充满着活力与生机。 “不,不能做临时的。” 姜陵张了张嘴还想要再说些什么,没想到杨斌紧跟着说道:“要做长期的,做副刊,给作者和读者,读者和读者,甚至作者和作者之间一个交流的平台。” “诶?”姜陵开始还很诧异,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确实大有可为,这不就是古代纸质版论坛? 接下来就是杨斌的侃侃而谈,如果说姜陵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那么杨斌就是在把姜陵的想法化为现实。 姜陵不得不感慨,前人只是见识过的少,而非前人不如后人。 姜陵默默地喝着一口茶,吃一口云片糕,看着杨斌时而神采飞扬,时而皱眉。杨斌皱眉的时,姜陵往往补充了那么一两句,补足了见识与想象力,杨斌立刻就舒展了眉头。 杨斌说了足足三盏茶的时间,姜陵都感觉自己吃饱了。 杨斌看了眼姜陵面前空空如也的糕点盘子,他不好意思地停了下来:“我说的太久了吗?实在是我一有了新想法,就忍不住,抱歉。” “没有,能见证一个副刊的诞生也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不是吗?我还觉得我打断了您的思路了呢。”姜陵宽慰道。 “哪里。您在致读者一封信中写道,会在十一月份出版青云路的上半部。不知您写到了哪里?不是我催促您,实在是我私心作祟,想要尽快看到青云路最新的内容。卡在第三回中顾安去参加府试,实在是让人抓心挠肝。您方不方便给我开个后门?您也不用多透露,顾安到底中没中秀才呢?”杨斌既是催稿,也是想抢先看到后文。 “您若是先看了,岂不是没了惊喜?恕我不便透露,抱歉!至于青云路,老是讲,我觉得我的手腕已经快要断掉了。不过就算是写到手断了,我也要跟《秦公案》同一天发书,不蒸馒头争口气。上次是新月社跟我们打擂台,这次该轮到我们跟他们争个高下。”姜陵握了握拳。 “好,正该如此。一退再退,心气都该消散了。您放心,虽然人微社小,但我和观海社必将全力支持您。”杨斌也表达了对姜陵的支持。 杨斌这个主编并不软弱,也不缺手段,观海社在他的手中倾颓,主要还是时运不济,以及新月社这条过江龙来势汹汹。新月社接连签约的数名作者都红了,而他们观海社签约的作者一直不温不火。就算是想要反击也没有本钱。 现在不同了,有了姜陵,他们大可以复制新月社之前对他们做过的一连套。 他之前对姜陵的判断的其实错了,姜陵并不是第二个徐适之,她远超徐适之,是独一无二的姜陵,是幼麟女士。 “主编,我听说千里来了?”周舟人未至声先到。 扣扣扣,周舟敲了三下,他推门而入的动作几乎和杨斌喊“进”的声音同步。 “你瞧,周济川向来不跟我客气,推门就进来了,你可不要跟他处得太熟了,不然他是要天天登门的,烦死你。”杨斌说得不客气,可语气满是亲昵。 “主编,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1。背后偷偷跟千里说我的不是,不太好吧。”周舟一副被我抓到了的模样。 周舟搬了一个椅子来,都不用杨斌招待,他径自坐下,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轻轻地晃了晃,感觉温度还可以就立刻喝光了。 “这是去哪儿了?累成这样?”姜陵好奇地问道。 “我去找徐适之了。”周舟缓了一口气,然后说道。 “徐适之,真行动如雷霆,不过,这样不会打草惊蛇吗?”姜陵还以为调查是暗中的,没有想到周舟这么莽,直接到徐适之家去了。 “哪里还用打草,蛇已经被惊动了,不如趁他心神不稳之际,直接去问。若真不是他,他一定会把人交代出来,然后竭力撇清自己。他心里清楚,若是我们在报纸上把他陷害你的事情说出来,又会引爆一批久久不散的讨论,他的名声也就毁了。”周舟想起了徐适之着急于撇清自己的样子撇了撇嘴,好像很不屑,实则内心五味杂陈。 一手挖掘,尽心培养,五年的情谊做得不假,曾经那么志气好远的人怎么会变成今天这幅模样呢? “怎么会?他的名声早就没了吧?你们编辑之间的消息不是互通的吗?”姜陵以为柳菊在公堂之上说出那么明显的特征之后,只要是编辑都应该知道了吧。徐适之又不是什么小作者。 “但他的读者还不知道,只要他脸皮够厚,心理素质也过硬,同时写出一篇读者买账的文章,又哪里算得上毁了。只有连读者都抛弃了他,抛弃了一名作者,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