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武侠修真>长安好> 561 惊天之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61 惊天之秘(1 / 3)

前岭南节度使惨死京师皇城门外,剑南道与黔中道的势力已开始在岭南道渗透,肖旻口中的半月之期,对传旨钦差而言实无商榷的余地。而此时已值尾声的卞春梁之战,看起来也实在没有商榷的必要。

此时肖旻大军在道州一带可动用的兵力共有十五万,而卞春梁仅余五千残兵。

天子密令之有言,着肖旻率军十万,前往岭南道主持大局,仍留下五万人马继续清剿卞春梁

由五万胜利之师为这场已无悬念的战争收尾,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并非一个轻率的决定,甚至可见天子对卞春梁的忌惮程度。

传旨钦差将一切利弊轻重与肖旻言明,跟随大军许久的监军太监适时地在一旁说道:肖将军只管放心赶赴岭南,咱家与楼将军定会尽快将卞春梁残部清扫干净,年前必然能给陛下与朝中一个圆满的交代。

朝中与卞春梁叛军之战,从微末至激烈,再到此时即将落幕,已持续了近三年之久。

至此,肖旻倘若再行多言,便会有推辞抗旨嫌疑。

监军太监在军中的权力更在肖旻之,肖旻很清楚,倘若为此起内乱,无论是对卞军还是岭南局面而言,皆是下下之策,实在毫无必要。

事后,奉旨接替了肖旻主帅之位的原副帅楼景山,单独与肖旻长谈了一场。

楼景山是禁军统领出身,自李献死后,此人便奉旨与监军太监共同赶赴江南西道战场,在军中担任副帅之职。

请肖将军放心。楼景山与肖旻道:我定会替将军好好地打完这一场必胜之仗。

一路并肩作战而来,肖旻对这个年轻人颇有些好印象,虽年轻欠缺战场经验,却贵在谦逊无浮躁气,经过这段时日的磨砺,已隐隐显露出良将之风。

在肖旻看来,当今圣人挑选培养的这个苗子,还是十分可用的,假以时日,将成大器。

同为武将,肖旻待其亦存相惜之心,一直不吝于栽培提点,当下同样认真叮嘱道:战事虽近尾声,亦不可掉以轻心,记得我与你说过的话,无论何时都不要试图与百姓为敌,民心逆反则祸患反噬不息……

楼景山认真应下,几分忧心地看着肖旻,拱手道:此去岭南,肖将军务必保重。

会的。肖旻笑着拍了拍这位年轻人的肩膀:你若果真挂心我,便早日结束这里的战事,带着你的五万兵马前去岭南助我。

圣人甚是看重岭南道的归属,并有意借岭南的地理位置来日夹击剑南道与黔中道,因此密旨有言,待卞军之乱彻底平息,便使楼景山率军前去与肖旻会合。

楼景山听得肖旻口中那一声“你的五万兵马”,心中一凛,忽觉肩有了责任,遂向肖旻深深拜下:在下必不负肖将军所托。

交接罢一切事务,肖旻做完自己能做的一切之后,便带十万兵马,动身赶往与道州相邻的岭南道。

这一日,南地天色晴好。

这些时日来,敖副将已隐约察觉到自家将军心中似有别的打算,值此路之际,试着问了一句:“将军,咱们此去……”

马背,肖旻难得畅快一笑,道:“平岭南乱象,定天下大局!”

敖副将脊背一直,紧接着见肖旻转过头去,又与他道了一句:“不为朝廷。”

敖副将眼神微震,抱起攥着缰绳的拳头,掷地有声地道:“末将誓死追随将军!”

肖旻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道州军营的方向。

在朝廷的一次次抉择之下,他已尽罢自己一切能尽的责任,“此去”心中无愧。

当初岳州瘟疫之事,在那场持续到天明的厮杀炼狱中,他在那莫大的迷茫中,看到了当权者的本相,与当朝将尽之气数。

而今,他也终于要去走自己真正想走的那条路了。

孤身投奔新主,难免诚意匮乏,既然朝廷还需继续用他,那他便以这十万兵力定下岭南,磨锋手中刀刃,恭候新主之令,践行太平之约。

肖旻遥望北方,策马而去。

冬月里的江都城,也落了一场细碎的小雪。

此日,一支自西面而来的商队,经过查验之后,被放行入城。

商队中,一辆马车内,有少年打起车帘,沿途将街景尽收眼底。

商队在城中一处客栈中暂时落脚解乏,临近晚间,小雪已经休止,商队中的那名少年系一件湛蓝色披风,罩挡风的兜帽,带两人,出了客栈而去。

江都不设宵禁,轻薄的小雪覆在青瓦之,此时街道人流如织,灯火与雪光相映之下,好似为这座城池点缀了一抹天人相合之华彩。

少年行走其中,多有不切实际之感。

这般时辰,无二院早已散学,学生们出入说笑着,少年人来到了这座传闻中的学馆内,道明了想要求见院主郑潮的来意,并自称是旧识。

管事见这少年气态不凡,便令其稍候,向郑潮通传而去。

郑潮孤身一人,早先谢绝了常岁宁在城中为其置办居所的提议,一直都住在学馆中。今日落雪,他早早用了晚食,正打算歇下,却未曾想有晚客到访。

且来客的身份也叫他十分惊异。

郑潮看着在自己面前摘下兜帽,露出了一张俊逸脸庞,向自己施礼的少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