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自媒体向‘博眼球’的方向一去不回头。 这将形成巨大的舆论风险。 而最最危险的是什么? 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键政’本身就是网民的天性,而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冲突又导致了这种天性始终都受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 一旦各种抹黑泛滥,头条有没有可能步上饭否的后尘? 我想是有的。” 惊! 客厅里顿时鸦雀无声。 前半部分,是韩烈对于头条模式的分析,精准深刻。 后面那句,犀利的解释了何谓网民的“破坏性”,直接挖到了祖坟。 现在的年轻人,这么妖的吗?! 张立东等人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烈哥要开大,岂会如此简单?! “我对头条的运营和自我监管没有任何想法,但我对于日渐加剧的意识形态冲突这个话题很有表述欲,小弟姑且一说,大家姑且一听。 什么是意识形态冲突? 大家都能理解,不赘述了。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激烈的意识形态冲突?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子在于我们金融领域。 我先下个结论——意识形态冲突,来源于某个国家对于我们的极限施压。 极限的意思是,这种施压,来自于多个领域、程度极深。 所谓的舆论施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想要具体分析,得先从大处着眼。 大家都知道,某个国家是世界金融霸权国,一贯以金融手段收割全球财富。 在07年之前呢,是我们两国的蜜月期,大量的国际资本投入我国,赚取高额的发展红利,同时我们创造的外汇又大量购买它的国债,为它稳定金融市场。 从金融资本的角度,一来一去,扒我们两层皮。 而从贸易角度,我们提供的廉价工业产品,帮助他们国内保持着长期的低CPI,让他们可以大规模印钞发债而不至于引发通货膨胀。 这又是一重利益。 但是那时候的我们呢,仔细一盘算——哟,问题不大,咱们可以承受得住两层扒皮,而且还有得赚。 那好,那就继续合作。 借他们的资本和市场来发展我们的工业。 所以自80年代起,我们和某个国家就一直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中间偶有波折,但都是细枝末节。 直到07年,他们国内发生了次贷危机。 这个时候,他们为了转嫁危机,开始了漫长而又剧烈的QE,量化宽松。 华尔街金融资本疯了似的向全球输出通胀,而我们扛不住这种大水,算账已经太亏了,所以不得不自保,于是就和他们产生了根本上的对抗性冲突。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奥利奥政府的政策忽然原地180度转向,开始高调重返亚太。 极限施压到底是为什么? 战略目的何在? 本质上就是要求我们开放金融管制,继续大规模购买他们的国债,替他们承受通胀,用我们的财富去填补他们的窟窿。 这种根本性的对抗,不但催生了各种封锁、各种独、各种周边冲突,也催生出了强烈的舆论杂音。 我用杂音来形容,是因为我们的政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战略定力,坚持以发展为主要目标,没有在细节上纠缠。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杂音不可怕。 从投入的力度来看,某个国家在网络水军引导的舆论偏向中,至少投放了数以十亿计的资金。 饭否是哪年被关闭的? 2009年7月前后,对吧? 那正是水军最疯狂、最粗暴、最直接的时候。 一明,你现在仔细回想,饭否上面各种各样泛滥成灾的对于我们的攻击,到底是网民们自发形成的,还是有狗东西在引导? 我们的人民,真的经受了那么多的不公、积累了那么多的怨恨戾气吗? 亦或者只是某些小小的点,却被有心人利用,强行放大了? 如果你能正确认识到这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另一个层面上的现代战争,那么你就会明白,头条也好,段子也罢,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要面对同样的环境。 创作者的创作自由要保证,评论者的发声自由要照顾,但是,这一切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