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的科举,基本上也都是四书五经,看起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文科生’,甚至很多人也只是会四书五经,是所谓的‘高分低能’。 但是朱允煐对于科举、对于高考,从来都不会抵触和反对。没有什么所谓的完美的筛选人才的办法,他只能选择那么一些个看起来比较公平公正的办法了。 比如说科举和高考,还是可以筛选出来不少人才,可以筛选一些个比较聪慧的人。 这都是朱允煐应该做的事情,对于科举他暂时没有太多的改变的想法。顶多也就是对于四书五经,该取的地方还是要取的。至于说一定的糟粕,也是需要稍微的改一改。 比如说老朱就喜欢八股,觉得这样是取士的最好办法,这里面自然也是有好处也有坏处。 其实真的要说八股取士,还真的也就是老朱开了个头而已,八股取士真正的形成也是在成化年间的事情了。 所以这意味着朱允煐现在需要稍微的去改变一点,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总体来说也不是说已经形成了祖制,根本不容改变的。 这对于朱允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他只是需要稍微的做那么一些问题就好。 政策的延续性,通过英示皇帝登基后的两次科举取士,很多人也可以从中看出来一些端倪,可以看出来朝廷现在取士的一个方向,也意味着很多聪明人知道该学什么。 毕竟朱允煐现在也不好直接干净利落的完全的改变科举的一些方向,他也只能是在一定框架里稍微的做一点微调而已。 茹瑺被召入了武英殿,朱允煐直接开门见山,“这几日朝堂上也有人在朝着主考,明年的春闱可是大事,朝廷取士从来都不是可以马虎的事情。咱也不是很放心其他人,这一次科举,还是你来主持,这更好一些。” 茹瑺虽然心里激动,不过还是说道,“陛下,臣到底已经主持了一次春闱。” “不只是咱属意你,太上皇也看好你。”朱允煐笑着开口,对茹瑺说道,“你到底是吏部尚书,咱也知道你也是该多建威望。再者,就是咱到底是新君登基,再有不少的心思和想法。你一直在咱的身边,知道咱的一些心意。”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茹瑺也就觉得这确确实实就是他的责无旁贷了,少不了也有些激动。 说到底他是吏部天官,只是很多人也都是知道茹瑺能够成为文官之首,主要就是最早在英示皇帝身边,这也是让他的起点和机会比起其他苦熬的官员截然不同。 不少人也是有些不太满意的,或者可以说是无比嫉妒的。很多人都是在苦熬呢,或者说很多人都是一切都是在准备着大朱登基然后被重用的。 可是谁能想到所有人都准备好要当皇帝的大朱就那么英年早逝了,谁能想到已经给大朱搭建好的朝臣班底,很多人就失去了一定的机会了。 英示皇帝登基了,茹瑺这些人也就跳出来摘桃子了,让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这或许就是命吧,茹瑺、严震直这些人的命好,只能是这个结论了。 朱允煐的心情不错,和茹瑺简单的沟通了一下,朱允煐心里也就踏实了不少。抡才大典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轻视,朝廷以后还需要有着更多的人才储备,就需要重视人才。 这不只是取士而已,这也是为朝廷的储备人才、官员做一次考核。哪怕朱允煐现在看起来不缺少有些能力的文臣武将,只是朱允煐从来都不认为他就应该沾沾自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朱允煐需要的地方就是不断的挖掘、培养人才,朝廷上也需要不断的有着人才的涌现。 在茹瑺离开了之后,朱允煐自然也就是需要继续办事了,他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好。 在老朱和小朱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英才殿的小小朱一本正经的坐在椅子上。他的椅子比较宽大,他坐在上面简直就是坐在炕上了,但是也没有什么问题。 “大舅!”小小朱开口,说道,“表哥在哪?”“ 徐辉祖立刻说道,“启奏殿下,徐钦也已返回凤阳。” 双全这个时候小心建议说道,“殿下,朝上只有君臣。” “怎么就只有君臣?!”小小朱不满了,虎着小胖脸吼道,“太上皇、父皇,都有亲戚!咱是太子,咱也有大舅,咱还有舅爷爷!” 双全自然是连忙的跪下请罪,他觉得自己多嘴了。可是他也是没办法的,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自己瞎做主,这里头自然也就是太上皇的授意。 只是很明显,皇太子根本不买账啊。 看着徐辉祖,小小朱继续说道,“表兄回老家了吗?是祭祖吗?” 徐辉祖立刻说道,“回殿下,是。” 小小朱理所当然的说道,“双全,赐丧仪。” 这一下给徐辉祖和双全给憋得不轻,徐钦可是跟着他的三叔回老家祭祖,那可不是拜祭祖父,是拜祭曾祖父、高祖父。这个时候要说丧仪什么的,显然是不合适的。 只是纠正皇太子,他们显然也是没办法的,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样的权利。 小小朱也是一个人精,虽然有点后知后觉,“丧仪不对?” 双全跪下,小心翼翼说道,“殿下,中山王先祖也已仙逝多年,丧仪怕是用不上。” 小小朱一下子明白了,说道,“那咱回去和母后说,让母后做主。咱是老朱家的子嗣,双全,咱要是去孝陵可不可以?” 双全连忙跪下,更加恭敬,“回殿下,奴婢可不敢做主,此事该太上皇和陛下做主。” “大舅,到时候你随我去。”小小朱理所当然,说道,“咱爹说了,咱外出你跟着,要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