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就能打诳语了是吧?
刚才就是在消遣我们两个吧?
“家师正在翻译经文,不知两位殿下此来所为何事?”大圣没有多理会这个暂时跟着师父修行的大殿下,他一双火眼金睛,更兼得一颗玲珑之心,自然能看出这位大殿下的表里不一。
用师父之前的评价就是:苦难或许会将人打倒,但如果反过来,人若是战胜了苦难,将终有所成.
这位大殿下,目前正处在与“苦难”斗争的关键时期,是成是败虽然还没有定论但他的城府,现在在斗争中有了显著提升。
不过刚才那两句话倒颇有些出家人的狡黠之气了。
李恪与李泰也想起正事来了,向大圣说道:“大圣,父皇让我兄弟两个请三藏法师移驾慈恩寺,择日升座。”
“两位殿下稍等,俺老孙先去通禀了。”
大圣入了禅房之后。
李泰才凑到李承乾身边,好奇问道:“大哥一向在宫中禁足难道让你出家是父皇的旨意?”
“是。”李承乾点点头,还另外说了一句:“今早父皇亲自送我来的,这烦恼丝也是父皇亲自剃了的这才刚过午时不久,便让你们两个来了.啧,父皇这是杀鸡儆猴啊。”
“那为什么大圣说大哥还不是出家人?”李恪对这一点颇为在意。
“因为.”李承乾开始自由发挥,“因为三藏法师说我六根不净,即便是剃了头发,也当不了和尚.”
“啊这.”李泰稍一思索,便知大哥信口胡来,便也顺着说了一声:“当不了和尚,也可以去当道士嘛.大哥何必只着眼于眼前这一条路?”
还别说,李承乾听了之后,还当真在心里认真思索了一下,并非没有可能。
况且祖父高祖称帝时,还追认老子李耳为先祖,更是将道教定为国教等头发长出来之后,便去向太史令请教一番。
当皇帝有什么意思?
人间的至尊富贵,就让老九自己享受吧,大哥我要去修仙了。
其实李承乾之前说,要拜入三藏法师门下,也并非是胡言,只是话述稍有不同。
当时他父皇走后不久,李承乾就要偷跑,但还没出寺门,就被大圣提溜回来。
而后他表示自己没跑了全是因为腿脚不方便,然后顺势提出想要跟着三藏法师修行,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让自己的腿疾恢复正常.对此,三藏法师并没有拒绝,只是也没有当即答应。
只是说了,要等这八日过后再做决定。
这也是李承乾为什么能老老实实提着扫把扫院子的原因之一,他绝不是一个安分的主,最起码不是在三藏法师面前表现出来的表面上的恭顺。
得知三藏法师要去接掌慈恩寺的洪福寺僧众们恋恋不舍,跟着一同将三藏法师送到慈恩寺,这才依依惜别。
不过往后这慈恩寺就开寺了,他们想要过来,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
三藏法师在取经前的弟子,已经被陛下下了特旨,让他们一同转去慈恩寺修行,此番便直接留下了.这些僧人当时听闻了这个消息,纷纷朝着皇宫方向好一阵跪拜。
什么叫感恩戴德啊?
当然了,对此法海也是乐得成见,总好过自己孤家寡人去当住持.虽然他不认为寺中新招来的僧人会对自己阳奉阴违,但有熟人可用,总归是顺手些。
法海翻译经文的速度很快。
这几日里,李承乾也很老实。
且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李恪与李泰回宫复命之后,也再次来到慈恩寺,要在皇叔身边打杂.李承乾仗着自己先来,便安排他们两个打扫庭院,自己则留在三藏法师身边,时时刻刻聆听教导。
不得不说,三藏法师果真非凡,往往几句简单的言语,便蕴藏着令人深思的大道理.这都不用专门教导,李承乾便觉着自己收获良多,比之前东宫的那些老师们可强多了。
而且三藏法师精通儒释道三教,即便是他出身佛门,可对于佛门中的一些糟粕,却更是不留余地的抨击。
而李承乾也从三藏法师通释经文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经文的解释权归属,对于这些经文内容的走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很多时候明明就是一句话,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能给出多种不同的注释。
佛经如此,道经如此.儒经自然也是如此。
那么什么才是正道,什么又是歧途呢?
释译者,又如何保证自己就是对的呢?
对此,法海给出了李承乾一个建议:“如果殿下也能如贫僧一般,行过这万里路途.再与万卷书中的经义相结合,自能有一番感悟。”
李承乾虽然表面轻浮,却心思深重,似乎什么大图谋,但这在法海看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即便是他日后起事造反,最多也是掀起些波澜,不说能不能伤到大唐的筋骨.能伤到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