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1年,魏侯魏罃继位的第九个年头,同时也是那场大战几乎波及整个天下落幕的第五個年头。
在这五年之中,或许是因为规模浩大的战争使得多数诸侯都消耗了太多的元气,整个天下总体上是处于比较和平的状态之中。
难得的和平给予了天下各国以宝贵的发展机遇。
尽管每个国家想要强大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防止被周边的强国所侵扰,有的是想要积蓄力量开疆拓土,还有的是要恢复实力洗雪前番大战的仇恨。
总而言之,无论强大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个难得的和平时期各国都开始铆足劲地扩充自己的实力。
不过就在天下大部分国家的黎庶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之时,一些诸侯的内部却是并没有那般的和谐。
越国,传说自夏朝之时便已经存在,一直是东南之地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卧薪尝胆之后的越王勾践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自己对于吴王夫差的复仇,洗刷了吴国带给越国的耻辱。
灭亡了宿敌吴国之后,越王勾践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的目光开始向着北方投射而去。
顺着吴国曾经与诸侯争霸的脚步,开始率领大军一路北上,向中原各国炫耀着自己越国的赫赫军威。
他与齐国、晋国两个中原大国在徐州会盟,他把吴国侵占宋国、鲁国等国的土地归还,他将淮河流域的土地赠送给了楚国。
强大的军队与友好的外交有效结合之下,越国的影响力开始自长江流域北扩到了淮水以北,最北处甚至已经与齐国毗邻。
而伴随着周元王派人向越王勾践送来祭祀的胙肉,并将“伯”这个霸主的称号赐予他,越王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个霸主。
这时的越国是天下之间有数的几个强国之一,墨子更是曾经说过“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
越国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只是辉煌之后迎来的却是一段漫长衰落。
孔子曾经说过:“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是孔子在说鲁国三桓担忧的是来自内部的敌人,而越国的衰落同样是来自它的内部。
历史的车轮由春秋晚期进入到战国初年,越国内部发生一场弑父篡位的人伦惨祸,这就是朱勾之变。
虽然这位发动政变才得以上位的越王朱勾堪称是雄才大略,一度将越国的势力推向了顶峰;
但是越王朱勾的弑父之举给了后来的越国宗室开了一个坏头,并最终导致了越国的衰落。
越王朱勾薨逝之后,他的儿子太子翳继承了越王之位,这就是越王翳。
越王翳有一个弟弟名豫,这人一直对于越国王位虎视眈眈,为此他连续挑唆并害死了三名王子。
当时,越国的太子诸咎感受到了来自叔父豫的威胁,为了免除祸患,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前375年,七月,诸咎效仿自己的祖父朱勾发动了宫廷政变,驱逐了叔父豫并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翳。
只不过太子诸咎并没有受到越国人拥护,他们联合起来一起杀死了诸咎,越国由此彻底陷入了混乱。
诸咎之乱后,从中看到机会的吴地之人行动了起来,他们拥立了太子诸咎的儿子错枝继承越王之位。
位于本土的越人当然不能坐视吴地之人操控越国,于是越地的卿大夫寺区率领大军进入到了吴地。
在杀死了罪魁祸首豫、废黜了错枝之后,拥立了越王翳的另一个儿子之侯登上了越王的宝座。
至此,历经三年时间的越国诸咎之乱,以两代越王一死一废的结果而暂时落下了帷幕。..
不过这并意味着越国内部这一场动乱的结束,一切的终结还要等到越王之侯继位的第十个年头。
公元前363年,那场几乎波及天下诸侯的大战结束的第二个年头,十年以前率军平乱的卿大夫寺区的弟弟思再次发动了叛乱。
因为越国地处东南偏僻之地,所以能够在这场叛乱之中发挥力量的国家就仅仅只剩下了齐、宋、楚三国。
在这三国之中,齐国在此前的大战之中受到了魏国所率领的诸侯联军的攻伐,无论是土地还是国力都被极大地削弱。
如今默默躲在一边、舔舐着自己伤口的齐国,根本无力干预越国此时发生的内乱。
宋国在此前的大战之中始终跟随着魏国的脚步,从齐国的身上咬下了一大块肉来。
按照常理来说,从齐国身上获取好处的宋国完全有兴趣也有能力趁着越国内部不稳的机会,再从越国的身上扒下一层皮来。
只不过上天似乎并不准备给予宋国这个机会,在位二十三年的宋公宋休在这个时候离开了人世,他的公子宋辟兵登上了宋公之位。
齐国受限于受损的国力,宋国受限于国君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