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是沙定洲手下的大将陈长命带领的1万叛军,攻城战打响之时,陈长命挑选了5000人马组成敢死队作为第一梯队,猛攻南城。
奉命镇守南门的明军主将是嶍峨土司王扬祖,楚雄城的兵将加上土司兵,南门一带总共有明军8000多人驻守。
按照崇祯的旨意,根据黔国公挂职云南总兵云南沐天波的命令,王扬祖在此也是进行诱敌入城,关门打狗。
不过王扬祖侦知,南门外驻有沙定洲的数万重兵,这位土司感到了无比的压力。
现在黔国公兼云南总兵沐天波,云南巡抚吴兆元,云南副使、金沧(金沙江和澜沧江)巡察使挂职楚雄兵备道的杨畏知,这些云南的大佬都在。
更要命的是皇上亲自坐镇楚雄督师,还给他派了一名锦衣卫大内高手周英媛,虽然只有一名锦衣卫,还是个女流,但这是皇上的贴身侍卫,绝对是个武林高手。
说是来给他助战,但有更多的监督成分。令人闻言色变的锦衣卫是干什么的?就是监督百官,这是朝廷的耳目。如果这一仗打不好,大明武帝能答应吗?
肯定得拿他问罪,杀鸡骇猴,以儆效尤,弄不好他就会当场被就地正法,那他的土司官当不成不说,他治下的嶍峨土司就会被瓜分。
他当然不会忘记两年前的元谋土司吾必奎的叛乱,当时无比葵声势浩大,连攻下了几座州城,整个云南震动。但是仅仅几个月就被各土司围剿,结果吴必奎自杀,全家被抓,元谋土司被这几家土司给瓜分了,兵马地盘,金银财宝,包括他这位嶍峨土司因为出兵平定叛乱有功也得了不少好处。
王扬祖不傻,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深知吴必奎的叛军之所以这么快被镇压下去,不是因为沐天波的号召力有多大,一个20多岁的豪门子弟要兵无兵,要将无将,虽然他挂着云南总兵衔,云南总兵力有1万人,但分散在各地。昆明府只有几千人马,全靠各土司出兵围剿。
这些土司每个人手下都有几万兵马,为什么这么卖力?并不是他们对大明有多忠诚。此时的大明已经日暮西山,内忧外患,国政日非,江河日下,千疮百孔,中央朝廷鞭长莫及,连京城都顾及不了,根本无力顾及在些边境的民族摩擦。
但是这些土司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吞并别人的地盘。在众土司的围攻之下,吴必奎才闪电般的败了。他控制下的元谋州,偌大的地盘,上百年的积蓄,被这几家给瓜分了。
他可不希望有这样的结果,虽然他没有判乱,但是作战不力被朝廷问罪。他的地盘、祖宗几代留下的基业,照样得被瓜分,后果是一样的。
别看皇上这次驾临出雄州,只带了五名锦衣卫,可以断言,大批的勤王兵马肯定离此不远。大明武帝既然能够平定四川,连那么不可一世的张献忠都败亡了,照样能够平定云南,否则他们君臣几人来云南何干?
可不是游山玩水,肯定是为了收拾吴三桂,同时要肃清云南的叛乱。
沙定州的叛乱正好赶上吴三桂溃逃云南,他不求有功,但也不能成为这一次的牺牲品。
因此这一战对王扬祖来说至关重要,可谓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为此王扬祖还进行了简短的战前动员,恩威并用,激励手下将士,乃至一兵一卒,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家都要誓死效命,为朝廷出力报效的时机到了,为大明朝尽忠的机会来了,人人务必服从将令,与南城共存亡。违令者杀无赦,有功者必然重赏。
这一下还真管用,手下八千多将士,士气高昂。
王扬祖调整了策略,南城两道大街小巷埋伏了7000人,其中5000人都是弓箭手。他没有献城诈降,而是将剩下的1000多人马布置在城头上防守。
王扬祖带兵多年,经验丰富,这一次排兵布阵显出他的水平来了。
1000多兵马守城,这道防线长达数里地,判军一下就投入5000敢死队攻城,不用怎么演,这1000多人马没支撑多久就败下来了。
这一千多残兵败将从城头上溃退下来之后,眨眼之间也消失在南城的街头巷尾……
陈长命的五千敢死队,经过不到半个时辰的激战,顺利地攻上了城头,拿下了南城,接着城门大开,迎接陈长命的主力兵马入城。
陈长命这1万人马跟攻取其它三城门的叛军一样,进城之后只留下少量的力量守城门,然后带着大批部队往里推进,企图在城中四路兵马汇合,那就等于占领了全城。抓住沐天波、吴兆和杨畏知这些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才算大功告成。
因此陈长命一边派人向身后的沙定洲报捷,一边指挥着兵马往里冲杀。
但是他们刚进了第二道街,几声响箭呼啸着升空,伏兵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