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女生耽美>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375章 王恭厂大爆炸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5章 王恭厂大爆炸(2 / 3)

刘招孙喟然长叹:“李献忠啊李献忠,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而且还要和朕为敌,朕不也是为了天下苍生吗?”

待众人散去,武定皇帝在紫禁城想了三天三夜,也没想明白李献忠为什么要攻打京师。

自崛起以来,武定皇帝对治下百姓多有照顾,无论是佃租还是徭役,无论是当年在开原还是现在入主京师,他征收的赋税徭役都是最低水准,甚至不及前明的一半。

武定皇帝对流民的照顾可谓是竭尽全力,尽管如此,李献忠他们还是不肯放过自己,还要把刘招孙当做是被“革命的对象”,这让武定皇帝感觉莫名其妙。

“朕看起来很好欺负吗?李献忠要打北京,桂王要打北京,连福建的藩王也要攻打京师!”

武定皇帝留下杨国丈镐和裴大虎。

杨镐劝道:“陛下,闯逆现在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臣记得没错的话,山西各路人马至少七八万人,还要加上边军的家眷老小,几十万张嘴现在都指望着李献忠吃饭,不打咱们,流贼便要自己散伙了。”

武定皇帝兀自忿忿不平。

“那就打吧,北直隶现在已经成这样,再经历一场战火,怕真是尸骨无存了,话说回来朕现在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京城百姓每天都有饿死,粮食一时半会儿不会增多,只能多死一些人了。”

“圣上这话的意思是,是要和流贼在京师决战?”

“当然,难不成朕还要离开京师不成?”

杨镐凑到皇帝身边,压低声音道:“圣上,出了京师,外面都是流贼,京师,怕是守不住的,臣有上中下策,可保万全。”

武定皇帝打断他岳父,直截了当问道:“下策是什么?”

杨镐愣了一下,才喃喃道:“下策是坐守京师,留下太子,留下文武百官,与流贼决一死战。”

刘招孙拍案而起,对两人大声道: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杨镐一脸茫然。

“可是圣上,流贼可是有几十万人马,而且到时京师粮食很快就会耗尽·····”

武定皇帝笑着拍拍他岳父肩膀,云淡风轻道:

“岳父,人总要死的,朕也会死,有些人会被杀死,有些人会被饿死,天下太大,朕只是数省之地的齐国皇帝,只管身边的人,其余人,朕救不了。让他们饿死一批,打死一批,最后再抢富户抢大户,人少了,粮食就够吃了。古往今来,不都是如此吗?”

两位心腹抬头望向对方,都被皇帝说出的这话惊呆了。

历史发展到这一步,已经越来越诡异,历史总是胜者为王,准确来说是剩者为王,无论如何,最后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历史。

所以道义什么的现在都可以暂时放下,除非武定将军愿意像从前那样,为了成了所谓圣贤,一心求死。

“记住,朕与李献忠,只能有一人存活,朕死了,诸位也会死,没有任何理由,活着就是理由。”

最后,武定皇帝特意叮嘱裴大虎,要他近日加派人手严密监视王恭厂火器生产——此时王恭厂内的工匠都已换成是开原工坊的人。

根据穿越者渐渐模糊的记忆,历史上那场诡异的天启大爆炸,很快就要发生了。

所谓天启大爆炸,历史上大致是这样的:

明嘉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的早晨,紫禁城里的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平静。天启皇上还在享用早膳,突然,一声巨响!宛似晴天霹雳一般!天空瞬间昏黑如夜,整个乾清宫剧烈地摇晃起来。

朱由校闭着眼一路狂奔,从乾清宫一口气跑儿到交泰殿。

“皇上此时方在乾清宫进膳,殿震急奔交泰殿,内侍俱不及随,止一近侍掖之而行,建极殿槛鸳瓦飞坠,此近侍脑裂,而乾清宫御座御案俱翻倒。”

——《天变邸抄》

紫禁城内一片狼藉,修三大殿的工人死了两千多,宫里养的大象也疯了,冲到街上撒开了跑,踩死的人无数!长安街一带,人的残肢断臂遍地都是。“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

驸马街上有一重五千斤的大石狮子被炸飞,再找着的时候居然在顺城门外!这还不算最远的,有记载说北京的很多大树被炸到了密云!密云离北京大概七十公里,就是广岛原子弹的威力也不足以使“大木远落密云”。

宣府总兵那天刚巧出门走亲戚,走到圆宏寺街时爆炸发生,一行七人凭空消失,无影无踪!更恐怖的是有位叫周季宇的绍兴人,那天早上去菜市口买布。走到半路,碰见几个朋友,于是赶紧行礼作揖,谁知道礼还没拜完,头就飞了出去!

明朝所生产的黑火药,威力根本不能和今天的炸药相比,就王恭厂那个规模撑死也就算是个乡镇鞭炮厂。另外,哪儿有只炸衣服不炸人的火药!但是,天启再聪明也想不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