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巍巍大唐:开国> 第二章 李唐建国(3)——李渊称帝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李唐建国(3)——李渊称帝(3 / 6)

一步。

不过,这还不够。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也就是江都兵变的同一月。在李渊的胁迫下,小皇帝杨侑再次下诏,加封李渊为相国,以十郡增益唐国,总领百官,加九锡殊礼,改丞相府为相国府,立四庙。并且,还允许唐国可以自由设置丞相以下的所有官职。李渊的唐国,俨然已经成为了独立于隋朝以外的国中之国了。

李渊为了表示谦虚一下,故意做了做样子,对自己身边的一众僚属、部下,说了这样一番话:

少帝今时,可谓吾家所立。本为社稷,上报高祖,冀终隋氏,不失人臣。......安有至尊羽仪,天子之礼,假诸臣下,何以为国,孤总朝政,此事不得不知。政由己出,还自锡进。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孤不欺人,敢欺天也!(《大唐创业起居注》)

僚属们一听就明白了,唐王这是在故意做做样子。于是,众僚属开始顺水推舟,纷纷对李渊说道:“萧何为相国,鲁公用王礼,前贤不让,请以为不疑。”听到众僚属的话,李渊心中窃喜,说道:

尧、舜、汤、武,各因其时,取与异道,皆推其至诚以应天顺人,未闻夏、商之末必效唐、虞之禅也。若使少帝有知,必不肯为;若其无知,孤自尊而饰让,平生素心所不为也。(《资治通鉴》)

就这样,李渊最终接受了隋室的册命,进封相国。可以看出,李渊现在已经越来越不用掩饰自己的野心了。他正在一步步朝着最高皇权走去,李渊距离帝王之位,就只剩下了一步之遥。

进封相国,总领百官,加九锡殊礼,标志着李渊已经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无冕之王,不是皇帝的皇帝。只要李渊想要取代隋王朝,就随时可以取代。终于,隋炀帝的死讯传来,让他卸下了最后的包袱。隋炀帝的死讯,让李渊完全没有了任何顾虑。接下来,他要对于改朝换代,做最后的冲击。

义宁二年(618年)五月一日,傀儡皇帝杨侑加赐李渊,只有天子才能拥有的十二旒王冕,建立天子旌旗,出警入跸,“王后、王女爵命之号,一遵旧典”。很明显,这是李渊要取代隋王朝,称帝建国的信号。果然,五月十四日,小皇帝杨侑主动颁布了一道禅位诏书,从皇宫退居到即位前的代王府邸:

天祸隋国,大行太上皇遇盗江都,酷甚望夷,衅深骊北。……相国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纠率夷夏,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系王是赖。……予本代王,及予而代,天之所废,岂其如是!庶凭稽古之圣,以诛四凶;幸值维新之恩,预充三恪。……今遵故事,逊于旧邸,庶官群辟,改事唐朝。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济济多士,明知朕意。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闻。(《旧唐书·高祖本纪》)

在主动颁布禅让诏书之后,小皇帝杨侑又命使持节、兼任太保、刑部尚书、光禄大夫的梁郡公萧造、司农少卿裴之隐,手捧皇帝玺绶,前往呈现给李渊,请李渊接受皇帝玺绶,正位称帝。

面对已经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帝位,李渊接受了吗?这不正是李渊梦寐以求的事情吗?李渊并没有马上接受,而是效仿古人“三让而后受之”的做法,坚决推辞了皇帝的玺绶,以及禅让诏书。

李渊没有接受皇帝玺绶,群臣百官立刻就明白了李渊的用意。李渊不想主动接受帝位,而是要让群臣劝进。于是,在李渊没有点破的授意下,以裴寂为首的文武将佐两千人,联名上表劝进,请求李渊顺应天意,继承大统:

臣闻天下至公,非一姓之独有,圣人达节,与万物而推移。……伏惟陛下,资录种德,禀庆至真,固纵惟神,生知乃圣。……仲夏之半,龙跃晋阳。孟冬伊始,凤翔灞上。鸿志猬毛之及者,雾委来庭。触柱拔山之大盗,风驰献款。三晋子弟,共獯险而赔麾。咸秦豪杰,连巴蜀而响应。英声西被,懋德东渐,南谐交趾,北变幽都。躬未戎衣,手不提剑。机务成于雄断,人杰得于才子。威加四海,功出一门,计极万安,战穷百胜。……窃以陛下承家开国,积德累功,世济拟于高阳,缵绪盛于周武。……愿纳缙绅凄凄之情,允副亿兆颙颙之望。率土更生,含灵幸甚。……

就这样一来二去,连续三次,李渊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最终,接受了群臣百僚的劝进,准备登基称帝。此时,小皇帝杨侑已经迁回代王府邸。为了筹备登基大典,李渊将原来的大兴殿改名为“太极殿”。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渊正式迈出了崭新的一步,迈向了太极殿上的皇帝宝座。

义宁二年(618年)五月二十日,唐王李渊在长安太极殿,即皇帝位,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唐”,年号武德,在长安南郊设立祭坛,柴燎告天。李渊任命刑部尚书萧造为太尉,前往南郊,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大赦天下,改隋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此时,距离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仅仅过去了三十七年。

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