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希望。老臣去了宋境,在金陵城面见了宋皇,个中事由,要禀报陛下。” 罗世昌心头压抑,赶紧上奏。 蒙古大军攻城略地,礼部尚书李仲谔出使金国,金国未曾发兵。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就连病重的君王,似乎也失去了对抗鞑靼大军的信心。 “罗世昌,你出使的情形如何?宋国不肯发兵吗?” 战火纷飞,直到现在,金国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对金国的增援,夏人也已经不报任何希望。 宋人比金人还孱弱,又隔着千山万水,指望他们,恐怕是异想天开。 “陛下,臣在金陵面见了宋皇,宋皇所言,鞑靼势大,志在灭我大夏。若是陛下率子民南下入宋境,宋人必会收留,妥善安置。” 罗世昌的话让李德旺愣了半晌,这才摇了摇头,苦笑不止。 “南下逃亡。即便朕愿意,那些军士和百姓恐怕也不会同行。故土难离,朕就是要做亡国之君,也不能抛下我大夏百姓,逃离大夏国土。” 西夏人逃到南宋,这算什么?举国搬迁吗? 金、宋都不肯为西夏发兵,蒙古大军势如破竹,西夏国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 李德旺面容凄苦,眼神空洞。 “陛下,臣还有话说。” 罗世昌看了看周围,欲言又止。 李德旺轻轻摆了摆手,宦官和宫女都退了下去。 “罗卿,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罗世昌没有说话,李睍在一旁说道: “陛下,罗相公曾在金陵面见宋皇,当日宋皇亲口承诺,若是西夏有难,他可派兵援救。” “果真如此?” 李德旺转过头来,惊讶地看着罗世昌。 “宋皇?乾定二年上任的新皇赵竑?他愿意挥兵派兵增援大夏?” 宋皇愿意派兵来救,这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臣不敢欺瞒陛下!” 罗世昌赶紧开口。 “宋人孱弱,千山万水,即便是他们发兵来救,恐怕也起不了什么用处。” 李德旺惊诧之余,轻轻摇了摇头。 宋兵孱弱,即便挥兵前来,却又如何,能抵得住凶残嗜杀的蒙古大军吗? “陛下,宋国今非昔比。宋皇练兵,皆是虎狼之士,更兼火器犀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陛下若是愿意,臣可星夜兼程前往宋境,搬来救兵,以卫大夏。” 罗世昌硬着头皮说了出来。 其实他也心里打鼓,不知道赵竑会不会如约前来西北边塞,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援兵? 在金陵城时,双方连个文书都没有签,谁知道这事还算不算数。 “陛下,罗相公所言甚是。如今我大夏危机四伏,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周围的蒙古部落,包括金人,都是作壁上观,唯有宋人肯施以援手。陛下不要再犹豫了,免得坐失良机,后悔莫及!” 李睍也是一样,轻声劝道。 李德旺怔了一怔,这才说道: “话虽如此,但从临安城到中兴府,万里之遥,这一来一去,恐怕……” 那个所谓的火器又是什么,他都懒得再问。 “陛下,宋皇已经与臣约好,他三月会在蜀口边塞等待臣前往。臣明日动身,最多十日之内就可面见宋皇,两三个月可搬来救兵。” 罗世昌赶紧上禀。心里又开始嘀咕,赵竑此刻会不会就在四川?他又能不能搬来救兵? 但一国之君,又有金国的温国公主为鉴,恐怕不是信口雌黄。 那个宋皇赵竑,温和镇定,雄才大略,莫名地让他信服,给他信心。 “宋夏之间,隔着一个金国,数百里的边界,宋军要过来,金国那边,不会有什么不便吧?” 李德旺迟疑了一下,继续问道。 宋夏之间,毕竟隔着四百里到七八百里宽窄不一的金国疆域。没有金国的允许,宋军难道要强行过境不成? 不过,有援军前来,始终是一件好事,也许可以挽救大厦将倾的西夏。 “陛下无忧,当日缔结盟约,有金国的温国公主在场。到时候到宋境借兵,陛下还请亲笔修书一封于金主和温国公主。金国那边,自有温国公主上下斡旋。” 罗世昌紧跟着解释道。 “温国公主?她和宋皇之间,是旧识吗?” 李德旺心里的八卦之火,不自觉熊熊燃烧。 从罗世昌的话里,他怎么觉得,这个温国公主和赵竑的关系非同一般。 “陛下,金国的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