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大军离开华州,渡过黄河,来到河中军。齐慎进入蒲州城,与自己岳父王重荣见了一面,没寒暄几句,很快便向对方告辞,继续东行。 出了河东军,再往东是河阳军,这里是河阳节度使诸葛爽的地盘。 说起来,从第一次离开徐州进兵关中,到上次返回兖州平叛,齐慎已经是第四次从这里经过了。诸葛爽还是和前几次一样,热情地接待了他。 齐慎因为有事要央求诸葛爽,于是特地留下来多住了几天。 “唉呀呀,齐大人,想不到你我这么快又见面了。” 诸葛爽约摸五旬年纪,虽是武将出身,却生得身高八尺、相貌儒雅,说起来也算是个传奇人物。 首先身份就不简单,此人乃是季汉丞相诸葛亮的直系后裔,而且有明确的族谱为证,绝非假冒。 其次,对方一生当了无数次二五仔。唐懿宗咸通九年,诸葛爽参加了庞勋起义,发现义军快要战败,于是投降唐朝,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后来黄巢大军杀到,对方又投降了黄巢,被封为河中节度使;再后来发现黄巢势弱,对方马上改变阵营,又重新归顺了唐朝。 相较于其先祖诸葛亮对蜀主刘备的忠诚,这诸葛爽完全就是一个品行有亏、毫无底线的家伙。 不过这也没办法,乱世之中,很多时候一个人做什么,往往是身不由己的。 河阳军节度使衙署。 远远看到诸葛爽朝自己走来,齐慎忙合袖向对方行礼道:“诸葛大人别来无恙,小王又来叨扰了。” “什么叨扰不叨扰,老夫与你一见如故,得知你要来,高兴还都还来不及呢。” 诸葛爽笑着摇了摇头,立刻亲昵地拉起齐慎的手,缓缓走到堂前,安排他落座,随后向周边开口道: “齐大人可不得了啊,才二十四岁,就被天子封为彭城郡王,身兼宣武、感化二军节度使,你们还不赶快过来拜见!” 此刻衙署堂下,除了诸葛爽本人外,还有不少河阳军本地的官员、将领。听到自家节度使招呼,众人纷纷起身,向着齐慎俯首下拜。 “在下怀州刺史李罕之,拜见郡王殿下。” “河阳军都知兵马使刘经,拜见郡王殿下。” “李罕之,刘经……” 齐慎闻言,嘴里嘀咕着这两位河阳军大将的名字,忽然想起了什么,忙开口问道:“你们这里,是不是还有一位叫张全义的将军?” “张全义?” 李罕之与刘经闻言,各自对望了一眼,摇头道:“回殿下的话,我们河阳军并无这样一号人物。” “什么,没有?” 齐慎心里有些奇怪,低头沉思了好久,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是了,历史上张全义的本名并不叫全义,而是叫张言。 想到这里,他于是再度开口询问:“那你们这里应该有位名叫张言的将军吧?” “也没有。” 李罕之与刘经继续摇头。 这回齐慎是真的糊涂了,张全义在晚唐五代的历史上,也算是一位颇有建树的人物,按道理对方这个时候就在河阳军诸葛爽的麾下任职啊,怎么会没有呢? 齐慎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身畔的张居言忽然开口道:“主公,张言是末将以前的名字,您怎么会知道的?” 这次路过河阳军,齐慎将七万大军留在城外,让刘知俊、张归霸,以及霍存统领,自己则和张居言、王彦章两人,一起进入河阳城赴宴。 因此张居言此时就在他身边。 “什么,原来你是张言?” 齐慎听了这话,转过身来,望着身后已经跟了自己快七年的张居言,脸上顿时写满了惊讶,缓缓道: “那这么说,张全义、张宗奭也是你咯?” 张居言挠了挠脑袋,否认道:“末将以前叫张言,后来改名张居言,至于您说的这两个名字,末将并不清楚。” “唔……你不清楚就对了。” 此时此刻,恍然大悟的齐慎,心中只觉得有种破了疑案的畅快——怪不得自己一开始就觉得张居言的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原来对方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全义啊。 按照史书记载,张全义这个名字,是后来唐昭宗李晔赐予对方的,而张宗奭这个名字,则是朱温称帝后所赐。 现在的张居言不知道什么意思很正常。 想明白这些,齐慎望向张居言的眼神不由得变了一变,随后语气复杂道:“国维,能遇到孤真是你的幸运啊。” 国维是张居言的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