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Respublika;英语:RepublicofLithuania),简称立陶宛(立陶宛语:Lietuvos;英语:Lithuani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全国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首都为维尔纽斯。截至2022年6月,立陶宛总人口279.5万。 公元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临时首都。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同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此时恰逢欧元诞生15年纪念日。 2021年,立陶宛国内生产总值554亿欧元,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术、激光技术为立陶宛的优势产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立陶宛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总理 外文名:立陶宛语:LietuvosRespublika;英语:RepublicofLithuania 人口数量:279.5万(截至2022年6月) 简称:立陶宛 人口密度:43.4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欧洲 主要民族:立陶宛族,波兰族等 首都:维尔纽斯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城市:考纳斯,克莱佩达 国土面积:65300平方公里 国庆日:1918年2月16日 水域率:1.35% 国歌:《国歌(立陶宛)》 GDP总计:554亿欧元(2021年) 国家代码:LTU 人均GDP:19759.5欧元(2021年) 官方语言:立陶宛语 国际电话区号:+370 货币:立特 国际域名缩写:.lt 时区:UTC+2(夏时制:UTC+3)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通货膨胀率:8.5%(2008年)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末次冰期后(约公元前10万年前)立陶宛一带出现了昆达文化(英语:Kundaculture)、尼曼文化(英语:Neanculture)与纳尔瓦文化等中石器-新石器时代文化,居民以游猎维生,尚未形成定居点。公元前8000年左右因气候变暖,当地森林渐茂,人群也渐趋定居生活,但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当地才有农业出现,并开始有手工艺制作与贸易,印欧人(英语:Indo-Europeanirations)也约于此时期来到立陶宛,和当地人混血产生了多支波罗的人部落。 波罗的人部落与罗马帝国有一些商业往来,透过琥珀之路将琥珀运往罗马,但受罗马的文化与政治影响不大,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提到了埃斯蒂人,可能即为波罗的海东南岸的一支波罗的人。波罗的人中居住地较靠西的部落与外地的接触较早,公元2世纪托勒密已经知道加林迪亚人(英语:Galdians)与约特维恩格人(英语:Yotvians),中世纪前期的文献也有提到古普鲁士人、库洛尼亚人(英语:ians)与瑟米加里亚人(英语:Seiallians)。 立陶宛语被认为是印欧语系中相当存古(英语:Luistiservati)的一种语言,约于7世纪时和拉脱维亚语分家。立陶宛传统的多神信仰与习俗保留了很长的时间,当地传统会在统治者死后将其火化,文献中可见中世纪的立陶宛大公阿尔吉尔达斯与科斯图提斯死后火化仪式的记载。 立陶宛大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