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已经有了第一座供热枢纽的修建经验,在修建第二座供热枢纽的时候,无论是陈新还是曹达仁,都吸取了相关的经验,改进了施工流程,让第二座供热枢纽的建造变得更加顺利。 比如说在修建第一座供热枢纽的时候,陈新他们是先把积雪挖开,在地下打好了地基才开始供热枢纽的组装,但在修建第二座供热枢纽的时候,他们却并没有这么做。 而是采用了一边向下挖,一边组装供热枢纽,坑挖好,设备也组装完毕,只需要固定到地基上就可以了。 这样的施工方式无疑节省了不少时间,尽管一座供热枢纽的安装工期并不算长,但能够节省一些时间总归是好的。 工人们在紧张的施工,王海带着他的战斗小组在周围散开布置警戒,陈新则和曹达仁在讨论接下来的施工方案。 两座供热枢纽现在是算建好了,但这两座供热枢纽用运转起来,还需要在两座塔之间铺设管道,将抽水井抽上来的水通过回水井重新注入地下。 然而这个管道的铺设却是个麻烦的事情。 首先一点,供热枢纽的底部是在原本的地面位置高度的,也就是说它们比现在的积雪的雪面要矮十多米。 管道的铺设需要贴着地面走,而不能架在积雪上,毕竟供热枢纽工作起来,是会融化周围的积雪的,积雪本身也存在受到风力、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的可能,本身不够稳定。 而这也就意味着,两座供热枢纽之间的管线必须在十几米厚的积雪 至于说把积雪挖开,这中方案陈新想都没想就否决了,那样做施工量太大不说,也划不来。 第七中学和火车站之间距离不算远,地势也相对较为平坦,想要铺设一条管道的话,在没有积雪的情况下是很简单的。 但一旦加上十几米厚的积雪作为前提,简单的施工也会变得非常麻烦和困难。 “让工人去挖洞这虽然可行,但效率太低,而且速度太慢,虽然看上去没有多远,这一路挖过来没十天半个月根本挖不完!这样做太耽误时间了。”曹达仁拿着地图,在上面量了一下第七中学到火车站之间的距离,皱着眉头向陈新说道。 陈新也点了点头,这么长一段距离,就算在灾难之前想要布设一条管道也是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来施工的,现在还需要在十多米深的积雪率低下可想而知。 “但是就算再怎么样,这管道是必须铺的啊!就算最后真的让工人用手挖,也是要挖的。”陈新首先为这件事定下了基调,然后才对曹达仁说道:“有没有其他简单一点的施工方法?比如说融化积雪,或者说用工具来节省时间?” “那除非是上盾构机,但是临市这种小地方上哪去弄盾构机这种金贵玩意?市区都没有的东西,得上省会才弄得到,而且现在就算你弄得到,还不知道能不能运的过来。”对于盾构机曹达仁还是知道的,但却觉得不太现实,这种专门用于地下打洞的大型设备可不是那么好想的。 “盾构机吗?如果真要的话,弄一台来倒也不是不可能……”陈新知道,他如果需要的话,只要开口就有办法弄来,但这并不是陈新的首选方案。 倒不是说陈新矫情什么的,而是他觉得在积雪 他们不是要修一条地铁,面对的也不是什么坚硬的岩层,不过是积雪而已,如果不是这些积雪有十多米厚,而且他也想缩短工期,让工人用手挖也就挖了。 要知道一台盾构机造价几千万,可以一边掘进一边铺设管道,用来对付积雪是真正的大材小用。 曹达仁不知道陈新心里所想,听到他说不是不能弄一台盾构机来,顿时有些惊讶:“作家你不会真想弄一台盾构机来吧?那也太浪费了,有弄盾构机的功夫,还不如多找几个工人分头施工增加效率呢!” “这倒也是个方法,但就没有更好的方法了吗?”分段施工提升效率陈新当然能想得到,这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但陈新还是觉得应该有跟简便一些的办法。 不过他也不是个钻牛角尖的性子,没有想出合适的办法却也没有强求,于是对曹达仁说道:“现在既然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那就只能用分段施工的方式了。我回头联系一下临市的工作人员,看能不能再给我们派一些工人过来。” “行,只要有足够的人手,我能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曹达仁答应了一声,对陈新拍着胸脯做出了保证。 这种事情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分段施工,想要节省时间并不难。 只是曹达仁看了看在周围警戒的特种兵们,忍不住对陈新问道:“作家,这些当兵的能过来帮忙吗?我看他们都有外骨骼,干起活来肯定比普通工人利索,有他们帮忙的话,那我们施工可要快很多啊!” “这些可都是特种兵,和普通当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