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鸦鹘关的明军有1万6千余人,加上熊廷弼带来的三千人也有将近2万之众。
明军之中西南各宣慰司的残兵约为六千人,这些士兵如今士气全无,肯定是不能用了。
思来想去也只有李献忠麾下的5500骑兵可以用来出击。
不过对于解宽甸之围,李献忠却表示无能为力。
根据情报本次鞑子围攻宽甸总共出动了6万2千余人。
目前至少还有5万人。
就算他带兵出关也无法硬扛鞑子替白杆兵解围。
至于通过进攻赫图阿拉来“围魏救赵”也不现实。
因为如今有界藩城的阻挡,导致他无法从赫图阿拉直接退回抚顺关。李献忠一旦深入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只需要回兵就可以对他来个“关门打狗”。
最后李献忠给出的建议就是暂时放弃宽甸堡,然后静观其变,等有了变数再解宽甸之围。
尽管对于放弃宽甸堡,熊廷弼从内心是无法接受的,但目前的情况就算他强逼着李献忠出关,也解不了宽甸之围。
眼下白杆兵只有自求多福了!
当然了李献忠并不是无的放矢,毕竟这个“祸水南引”的方案就是他一手策划的。
其实朝鲜人同女真人的关系并不好,历史上金国被蒙古人赶出辽东后,由女真贵族蒲鲜万奴建立的东夏国就长期征伐高丽。
几乎每一年都会征讨高丽。
东夏国被蒙古灭亡后,高丽国也曾经出兵攻打分散的女真部落,一度占据了鸭绿江南岸的一些地区。
当然由于战力问题,尽管高丽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但是对付那些女真部落仍然是打不过的,仅仅2年后,高丽人又被女真人给打了回去。
双方几乎是年年开打。
高丽人凭借着强大的兵力优势才勉强没有人让女真人打进平壤。
但是朝鲜八道中位于北部的平安道以及咸境的大部历史上一直不是朝鲜领土,而属于女真故地。
在明代之前朝鲜与中原政权其实一直是以大同江为界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推进到鸭绿江一线。
1392年李成桂建立的朝鲜推翻了高丽后,直接向大明称臣,就连朝鲜这个名字也是太祖皇帝亲赐的,并将其列入了“不征之国”的名单。
而后朝鲜趁机向鸭绿江南岸的大明土地入侵。
当时明朝的主要精力用来对付蒙古实力,无暇顾朝鲜。
因此太祖皇帝下令将三万卫和铁岭卫都迁徙到辽东,这等于放弃了鸭绿江、图们江一带的土地。
不过明朝放弃并不等于朝鲜有能力吃下。
这片土地仍然聚集着大片女真部落,斡朵里部(建州女真的祖先之一)在图们江一带组织女真各部成功抵御了李朝的北侵。
不过之后斡朵里部迁徙到苏子河流域后,图们江一带的“十处女真”群龙无首,逐渐被李朝所兼并。
最后朝鲜派出使者歪曲了辽金与朝鲜的界限,谎称图们江一带的“十处女真”所占之地乃是高丽故地。
“永乐大帝”朱棣也没有细查,就将“十处女真”之地划给了朝鲜。
就这样在洪武,永乐两代皇帝稀里糊涂的处理下,朝鲜将自己的边境从大同江推进到了今天的鸭绿江、图门江一线,大肆扩展了领土。
而恰恰是这次女真部族的内迁,造成了今天建州女真祸乱辽东。
即使说女真同朝鲜是世仇也并不为过。
而且朝鲜北部有相当一部分朝鲜人其实是当年“十处女真”的后裔。
由于这是二百多年前的事,之后建州女真的主要矛盾是同大明,所以他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这一段历史。
可是如今女真人丁匮乏,正巧范文寀提议入侵朝鲜,这件事情就被皇太极想起来了。
他赶紧将这件事告诉了努尔哈赤。
原来建州同朝鲜之间还有这段恩怨情仇,今天朝鲜北部的大片领土乃是女真故地,不少女真人的后裔则直接变成了朝鲜人。
自古征伐讲究出师有名,建州用这个借口出兵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拿回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救回自己曾经的同胞,讲到哪里都是占理的。
当然征伐朝鲜也是一件大事,说朝鲜是弹丸小国,那仅仅只是相较大明而言。
朝鲜虽然土地贫瘠且多山缺少平原,但是面积并不比大明的辽东小,而且人口也达到了上千万,几乎与日本相当。
对于建州来说,还是属于以小博大,自然是要准备充分一些的。
在拿下了宽甸六堡中的大部分堡垒后,建州已经将自己是势力扩展到了鸭绿江边。
代善等将靠近鸭绿江边的苏奠堡作为自己出征朝鲜的基地。
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十五日清晨,五百名穿着明军军装的汉军包衣,趁着夜色偷渡到了鸭绿江南岸。
被负责巡逻的朝鲜人发现后,他们谎称自己是对岸宽甸苏奠堡的守军,遭到了建州的袭击,要求借道朝鲜返回到大明的九连城。
大明可是天朝上国,这里虽然是朝鲜的领土可是他们也不敢对天朝的军士不敬。
很快这些人就被带到了位于边境的义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