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听到敲门声,袁熙翻身坐起,起床气和怨气翻腾而来。
昨夜他很晚才回来,好不容易睡着,然后做梦了。
梦见自己抱着个年轻女子在床上翻滚,但怎么也看不清她的脸。
在袁熙想进行下一步动作时,门被敲响,梦也断了。
还敲,敲尼玛!
他骂骂咧咧打开门,却见孙礼带着个小娘站在门外候着。
袁熙认得这小娘,前些天出城收麦子的时候被孙礼看上,两人前几天才成了亲。
袁熙看着这对十四五的小夫妻,没来由一阵生气,小屁孩都有老婆了,自己一个二十岁的世子还打着光棍!
他出声道:“你们来做什么?”
孙礼咬牙道:“我是来向大哥请命的!”
“大哥此次离城,除了我,随身亲兵都被曲大哥选上了,他这是看不起人!”
“我虽然年纪小,哪一点比他们差了?”
袁熙说道:“我昨晚没和你娘说过?”
“此行危险,不带没生过孩子的!”
“你才刚成婚,先生个大胖小子再说!”
孙礼听了,犹然不服气,“大哥都一把年纪了还没成婚,不也照样上战场?”
袁熙顿时怒了,本来自己就不平衡,这小屁孩还在自己伤口上撒盐?
他气道:“伱这孩子怎么和头倔牛一样,我不和你说了,赶紧带着你媳妇回去,别对不起你娘。”
孙礼嘟囔道:“我娘说了,我们娘俩的命都是大哥救的,我不跟着大哥,便是知恩不报!”
“而且大哥也没成婚生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不也是对不起父母?”
“你说是不是?”
他最后这句话是对身边小娘说的,那小娘听了,赶紧连连点头。
袁熙又遭暴击,气得上去踹了孙立一脚:“有你这样说话的?滚滚滚,别来烦我!”
孙礼见袁熙生气,只得带着小娘灰溜溜跑了。
袁熙叹了口气。
说实在的,孙礼作为一个兵士,十五岁的年纪,已经不算小了。
乱世之中,婴儿生下来,便有过半夭折,直到十五岁期间,经历饥饿疾病,天灾人祸,又要再死一半,能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孙礼这样的村民,五六岁洗衣做饭,七八岁下地干活,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如果诸侯军阀兵起,各地征兵往往是半强迫半引诱地拉壮丁,能抗起一把木枪,挥动几下,便已经个合格的兵士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到十万人口的地方,能拉出一万士兵的原因。
当然,这种新兵没有经过战场磨炼,遇到训练有的着甲老兵,当真就是被砍瓜切菜般送死的。
袁熙之所以不愿意大征兵士,一方面他信奉的是兵贵精不贵多,这种新兵直接上战场送死的,还不去种地做工匠。
另外是他也养不起这么多张嘴,以他现在的资源,几百带甲兵士就已经是极限了。
袁熙读三国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不论是士兵,还是百姓,也不是越多越好的。
一个相当反直觉的事实是,王朝末期的人口的数目,要远远多于大治之年。
古时耕地技术不发达,没有化肥,一汉亩的亩产,常常只有三石左右。
约四汉亩相当于现在的一亩地,两汉斤折合现在的一斤,这样换算到现代,一亩地的亩产也就二百来斤。
除去赋税,汉代的十亩田也就能产出四百斤粮食,勉强能养活一个人,这还是风调雨顺的情况。
汉代一户平均五到十人左右,养活一户就是五十亩地,而一郡之地,常有数万户。
各地常常有很多隐藏黑户,加上可耕种土地并不如后世多,汉末黄巾之乱,就是人口增长,耕地不够,此时再天灾频发,粮食大量减产。
然后农民唯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没饭吃。
这也是千百年来,农民造反起义的最直接的因素。
某朝有个笑话,某地一年没下雨,土地干涸,颗粒无收,当地村民饿得实在没有办法,于是相约造反。
大家选定了日子,拿起锄头菜刀,蜂拥到村口,准备大干一场。
此时天上却正好下雨了。
在场所有人立马四散,冲回家里,下地播种去了。
这就是平民百姓,但凡有一口饭吃,都不会造反。
所以王朝的规律,便是王朝末期,人口多而闹饥荒,天下起义,然后互相杀伐,人口减少,建立新朝。
新朝人口少而耕地多,便迎来大治,随着社会发展繁荣,人口产生爆炸性增长。
数十百年过后,人口饱和,耕地不够,然后遇到天灾人祸,外族入侵,粮食不够吃,于是天下起义,互相杀伐。
新的循环又开始了。
所以理智而冷酷的统治者,在商业农业没有大幅度提升的时候,都会试图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
太平之年的时候,统治者往往会产生错觉,觉得天下繁荣,越多越好,于是鼓励生育,压低结婚年龄。
等人口爆炸,统治者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了,天灾人祸,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