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都市言情>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二百六十二章 士族工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二章 士族工匠(1 / 2)

此时袁熙带着郭嘉田豫等人,巡视完城外后回到城头,袁熙对田豫说起了鲜于辅的事情。

田豫低声道:“昨晚我一到城里,鲜于辅就派人过来,说想要和我见面。”

“我得知后,派了些人去他的住处保护,听回来的兵士说,他倒是反应很平静。”

袁熙听了,笑道:“怕是他要记恨你了。”

郭嘉出声道:“鲜于辅是个聪明人,不然也不至于在公子入城的时候做这种事情,否则应该等公子离开,单独派人送信给国让才对。”

袁熙听了,失笑道:“确实是我想差了,他其实最期待的,是我亲自去见他吧?”

田豫听了,笑道:“正是这意思,不过公子屈尊”

袁熙摆摆手道:“无妨,我如果这点诚意也没有,只会让他看不起我。”

几人站在城墙上,眺望城外大地上,数条错综复杂的河流淌过,工匠们正在河流旁边伐木,然后将树皮削掉,用锯子锯开,做出水车的一条条辐辏。

郭嘉说道:“当初在北新城时,公子在提出做新式水车的想法,如今已经实现,颇见成效,节省了很多人力。”

“泉州附近河流众多,人力挑水反而不便,前些日子试用水车后反响颇好,于是便开始大规模制造了。”

袁熙见水车在河水的冲刷下,飞速轮转,出声道:“你说这东西只用来运水,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要是连上磨盘,用来磨面,是不是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畜力?”

郭嘉听后有些惊讶,说道:“我自负有些智计,虽然觉得在纵横捭阖,人心谋划上,比公子高一些,但公子在工匠这一道上,却是想法天马行空,独具慧心啊。”

袁熙心道这水车磨坊的想法,也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在后世最早出现于唐代,在宋元时候开始大规模普及。

这是伴随着水车相关技术出现,从而慢慢发展完善的,之所以会迟滞这么多,是因为中间几百年屡经战乱,工具发明又不被重视,到了太平盛世,工匠才有机会进行发明突破。

如今袁熙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难题,士农工商阶层分明,他开始有目的地提高工匠的地位和报酬,并对做出发明的工匠进行奖赏。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这些人发明的积极性,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最后只能是导致这个群体摆烂转行,从而导致技术失传,工艺不进反退。

解决了积极性的问题,才能面对更加触及根本的方面:知识体系构建不完善。

袁熙在北新城的日子,见过不少工匠,很多人都有不错的点子和想法,但很多点子,却受限于工匠本身的文化水平和认知,不能够形成完善的雏形,只能依靠工匠在漫长的劳动中,慢慢摸索,积累经验,最后灵光一闪,偶然突破。

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出类拔萃,具有过人天赋的工匠才行。

其中最可惜的的是,工匠最需要的数学几何学的知识,却不掌握在工匠手里,而是在极少数士族家中。

这些士族掌握这些知识后,绝大多数人不是用来发明,而是投身于观星,卜祀,仪典等活动之中。

知识的获取如此困难,所以有了道不轻传,法不贱卖之说,不仅士族对这些知识严防死守,工匠收徒也是极为苛刻,无形中阻碍了技术的传播改进。

而袁熙现在做的,就是试图改变这种局面,让从事劳动的百姓匠人,能够得到最起码的知识传承。

袁熙出声道:“可惜我一个人所知太过有限,我有心让工匠之学进入义学,但现在是懂工匠的人不识字,识字的人却又不懂工匠,颇难下手。”

“而且现在的教授传承方式问题很大,我听说士族从小学习数术前,还要学甲骨文金文符号,然后是学习各类观察器具的使用,然后是天文地理,炼丹做药这些,最后才教数术?”

郭嘉出声道:“确实如此,因为在百工之中,这些都归于方术。”

“士族学习这些,也不是为了多收获粮食,打更多的铁,而是几乎都为了炼丹。”

“自秦皇寻求长生之术以来,从帝王到士族,莫不是以此为最终的目标。”

袁熙心道这便是问题根本了,炼丹这东西徒然消耗人力物力,更浪费了宝贵的知识传承机会,看来以后得想想办法,刹住这股歪风邪气,将大部分人力物力转到更有用的地方。

他开口道:“我现在想寻求致力于改进工艺技术的人才,可惜这两年来,绝大部分工匠都大字不识,让他们做工具可以,但是如果作为官员,处理事务便有些勉强了。”

“蔡昭姬倒是什么都懂一点,可惜她身为女子,很多事情不方便去做。”

“我要的既能识字,又能通晓技能的人,方能尽快将知识传授出去,还能做出发明,改进工具。”

郭嘉思忖起来,突然眼前一亮,“公子说的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

“我听闻扶风马氏,其中颇多子弟研习方术。”

“扶风马氏乃是当地大族,子弟从小读书识字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嘉听说其中有出类拔萃者,发明改进了龙骨水车,和公子的转轮水车各擅胜场。”

袁熙听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