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名满天下回到家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名满天下回到家乡(2 / 3)

事情,就已经不算士大夫,根本不配得到优待云云。

还有真正的士大夫就应该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而不是这样蠹国乱民等等。

这就直接把那些人给开除士大夫籍了。

钱正威、张揆、范讽三人根本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最后只能妥协,按照政制院的交代,把人给判处了死刑。

如此一来,朝廷收获了颜面,赵祯吕夷简他们能给赵骏一个交代,百姓得到了公道。

同时官员们也明白了“刑不上大夫”的底线在哪里,将来做事想必也会深思熟虑,有所收敛,不敢再像从前那样肆无忌惮。

对于几方来说,都是一件共赢的好事。只有那些被砍下了脑袋的犯官们受伤的世界,算是达成了。

而赵骏这边,则南下前往江浙。

他走的那天,真州百姓云集渡口,纷纷欢送。

其实赵骏没怎么为真州百姓做过什么事。

因为他多去走访地方,在真州待的时间比较少,除了视察一下漕运情况以外,就是在转运使衙门办公,只是偶尔去乡下看看而已。

但即便是如此,很多百姓也是自发过来相送,即便没有受过他的恩惠,也不断喊着青天大老爷。

世界就是这样,如果你常年呆在了黑暗里太久,陡然间有人给了你一抹光明,那么这抹光明,就成为了伱的救命稻草。

赵骏在他自己看来,没有做什么,无非就是查了一些陈年旧案,打击了一些贪官污吏。

可对于百姓来说,他是在把压在他们头上的那座大山搬走的恩人。

这便足以让人铭记了。

赵骏便在这欢送当中,船队浩浩荡荡南下。

过了长江,就是江宁府。

他在江宁也带了一段时间,然后去了润州、常州、苏州等地,视察当地农业、商业情况。

并且赵骏每到一处地方,就开设府衙,欢迎一切百姓举报官府违法行为。

如果有冤屈,他也会派人秉公处理。

只是除非像郭承祐那样被他碰见,或者淮南贪腐案这样的大案,一般的案子他都是移交给地方刑狱司来处置。

不然的话要是事事都让他办,那地方的司法衙门还要了做什么?干脆撤销算了。

下基层期间,最多的就是遇到地方上的官吏和地主不法行为。

这是赵骏最喜欢的事情。

因为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对一些不法地主抄家,没收他们的土地,把土地收归国有。

虽然还是那个问题,就像廉租房不一定是穷人在租一样,县里的国有土地,到最后未必会落到没有土地的百姓手里。

但就算是分出去,将来那些地主们还是会用各种手段把土地夺走,那还不如让这些田土保留在县衙当中。

只要州衙以及路台四司那边保存有底件档案,明确哪些土地是国家所有,将来便能够做到监管。

比如赵骏打算等局势稳定后,就支持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改革。未来御史台每个路都要驻扎部门,每个月都要巡回视察。并且刑狱司也要走访,进行多重监管。

所以一旦发现有地主谋夺官府拥有的田土,那就要看赵骏的刀锋不锋利,他们名下的那些田土,是不是也要被充为国有了。

到景祐四年十月底,赵骏巡视了两浙路和江南东路,南下又去了福建路。

他现在名望满天下,所到之处,那是真的民众竭诚欢迎,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知院,甚至还有很多儿歌。

诸如“迎知院,盼知院,知院来了有青天”“满城瞧着知院来,吏饕吓得脸发白。杀了他们下酒菜,吃了心肝荷叶在。”“若要红花开,须待知院来”等等。

特别是第二首,对贪官污吏们又是杀,又是下酒菜,还要吃他们的心肝,由此可见当时政治黑暗,官场腐败,让底层老百姓有多憎恨。

而赵骏的出现却如黑暗中的一束光,给予了无数百姓希望,让他们能够看到曾经压迫在他们头上的那些大山,被赵骏一一搬走,被赵骏一一剪除,让他们充满了感激和爱戴。

百姓就是这样,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感谢谁。

与之相对的,自然是官场上很多人对赵骏十分不满,向朝廷不断弹劾,纵使是捏造事实,或者说些如杀戮过重之类的理由,也希望能将赵骏给弹劾下去。

主要是赵骏并不是在搞什么改革,他要是搞改革,政令传下去,基层那些官吏,有几万个办法让原本的好政令变成坏政令,祸害百姓。

可他什么都没有改,也没有发布什么政令,只是查贪污腐败,查官员们的违法乱纪。

这些事情,本身就是作为上级名正言顺,并没有不合什么规矩。

而且也是各路的刑狱司职责所在之事。

像《大宋提刑官》宋慈,就是刑狱司宪台官,跟李柬之一个级别,负责全路刑狱诉讼。

只不过以前碍于官场情面,或者干脆那个提刑官就是个贪官,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互相打个哈哈就算是过去了。

现在赵骏属于是动真格的,而且毫不留情面,相当于一个权力至上的包拯过来,地方官吏不遭重才怪。

所以他们又没有别的攻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