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摘出来(1 / 2)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全都浑身一颤。

刚刚提及的卢宅案已经够吓人了,陛下这是在宫外审案审上瘾了?

长孙无忌欲言又止。

魏征此刻也是眉头微蹙,似乎在想什么说辞。

但话还没有说出口,李世民的声音就先响了起来。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无非是不合体统,有失君主体面。”

“但今日,朕要说的是,尔等自己的体面,马上就要被你们自己霍霍完了!”

冷笑一声,李世民也不管众人脸上是什么神色,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

“承乾。”

“儿臣在。”

“朕不在长安这段时间,你身为太子,在诸位大人的扶持下,行监国之权。”

“朕问你,可有听过造反一事?”

话音刚落,李承乾的心瞬间就提了起来。

犹豫了片刻后,才开口说道:“儿臣未曾听闻有人造反。”

“确定?”

李世民的眼睛微微眯起,一股若有若无的压力释放开来。

“朕听闻奏报,说是蜀王李恪意图造反,羁押朕于齐州,指使梁王于长安肆意妄为,将巡城校尉殴打致死。”

“太子不知?”

顷刻间,李承乾的额头上就布满了冷汗。

李世民说的

,就是这段时间长安城内真真假假的留言。

犹豫了片刻后,李承乾无奈道:“父皇,此案真真假假,梁王殴打巡城校尉一事是真,至于那巡城校尉是否是梁王打死的,尚无定论。”

“还有那蜀王李恪羁押父皇,意图谋反更是无稽之谈!”

此时的李承乾比谁都清楚,从齐州回来的李世民,甚至于都等不及入宫,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询问自己这些东西,怎么想都是在提醒自己,要谨言慎行,想好了再说。

李承乾不由得想起了之前自己拿舅舅提醒自己的话,现在想想全是作死的操作。

对于李承乾的回答,李世民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是因为他知道李承乾会否定这些事情,意料之外是他没有想到,李承乾在提及李恪的时候,语气中更多的居然是无奈,而不是恨意。

显然,从一开始李承乾就没觉得李恪会造反。

很好,自己这大儿子还没有长歪,尚有调教的空间。

一时间,李世民可谓是龙心大慰,连带着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也变得有些温和起来。

李承乾现在哪里会注意这些,脑子里和心中想的全都是如何应对这件

事情。

毕竟从事情发生之后,自己就一直都在不闻不问,这时候若是一个回答不对,怕不是就会惹得父皇生气。

“既然如此,你可知道现在梁王一案如何了吗?”

闻言,李承乾如遭雷劈。

自己再次精准踩坑!

自己哪里知道梁王案进展到了何种地步?

心中震惊之余,李承乾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下意识的就要朝着长孙无忌看去。

正在犹豫间,只见那长孙无忌却是站了出来。

“陛下,太子一直在处理朝政,并无过多时间过问此事,而是将其交给臣来办,臣还未来得及禀报太子殿下,陛下您就回来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这才扭头看向长孙无忌。

他不蠢,但是也看得出来,刚刚李承乾的表情,可不像是现在长孙无忌说的那样。

只是李世民也并未追问,而是看着长孙无忌说道:“可有什么结果?”

长孙无忌心中轻叹一声,随后伸手从衣袖间摸出来一本册子,双手奉上。

“陛下,此乃臣和宗正寺李大人共同审问的结果,尚未上奏。”

只见那李世民只是一个眼神,立马有太监上前,将那册子接过来,转呈李

世民。

接过那道奏疏,李世民也没多问,而是一脸狐疑地开始翻看起来。

奏疏里的东西很普通,甚至于都没有超出李世民的预计。

宗正寺是专门处理皇室案件的,虽然外人看来是有失偏颇的地方,但其实为了皇家颜面,有些事情做的要比其他时候更加彻底。

梁王这件事原本可大可小,但现在不一样了。

死了人不说,还有人将这件案子和造反一事联系起来,因此必须要审问清楚才行。

但现在看奏疏里的内容,梁王话咬的很死,自己压根不是受人指使,只是酒喝多了。

心中轻叹一口气,李世民随即看向长孙无忌。

“你这奏疏里说,梁王并不承认造反一事,只是说自己醉酒伤人,甚至还有人证。”

“那朕想知道,这传闻造反一事,是从何处出来的?”

话音刚落,现场可以说是一片寂静。

这问题很要命,一个回答不好就容易出事儿。

现在已经不是蜀王造反不造反的问题了,而是这流言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

长孙无忌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此事尚未调查,臣也不敢随意乱说。”

“可以肯定的是,梁王只是醉酒伤人

,并无造反的意思,至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