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第136章 晋江独家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晋江独家(1 / 3)

*

盛氏企业离得不远。

盛爱龄当向导,介绍着沿途的风景和地标建筑。

这一片很繁华,不是酒楼就是商铺,租金很贵。

盛氏企业在一栋写字楼里。

这是盛家的产业,一层一层出租,三层、四层做办公用途。新公司设在三楼,一个写字间,七八个平米,摆着桌椅、沙发、柜子,还有两盆绿植。

“看看怎么样?”盛爱龄揣着手,得意地问道。

“还不错。”

江黎明和田小苗考察了一下,就乘车离开了。

泰和公司主要经营贸易,业务不常有,有了就是一笔大买卖。由于工作的缘故,不能随便出去乱跑,平日里由盛爱龄在这里办公,充一下人头。这是盛爱龄的父亲安排的,说不插手公司事务,也不收取租金,基本上没什么成本。

回到办公室,田小苗跟江黎明碰了一下。

港岛很复杂,各路人马汇聚。

有本地土著,有解放前跑过来的高官、富商,有内陆来的打工仔,还有偷渡过来的南亚人。贫富悬殊,社会治安很差,尤其是棚户区和码头一带,经常砍砍杀杀。这时候,经济还没起来,贫困人口占绝大多数,跟花城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作为自由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内陆过来的富商们,带来了大笔资金和先进技术,围绕着运输业、制造业和商业贸易扑腾开了。电影工业也起步了,都是当年从沪上过来的班底,有导演、有明星、有制作。文化方面也有了发展,开了多间报馆,以娱乐、通俗文化为主,语不惊人死不休,颇有解放前沪上小报的风格。

在鱼龙混杂的环境里,各阶层心态很复杂。

有不问东西的,有跟港.英.政府.勾结的,有心向大陆,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像盛伯伯这样的,属于红色.资本家,背靠内陆,经营得很好。

田小苗把自己收集的资料,一一分享。

江黎明很惊讶,不禁问道:“小苗,这是提前做的功课?”

“嗯。”田小苗未多加解释。

分享是出于信任。她相信江黎明,他们是一个团队,是并肩作战的同志。

作为驻外人员,江黎明和田小苗一个小组,他们主要收集信息,按照特殊路径传递回去。由于工作性质特殊,跟其他小组接触得不多。

相比起田小苗,江黎明的经验更丰富一些。

他跟小苗透露了一点,同在这栋楼里,人员来源不同,有外交部的,有国防的,还有安全局的。小组之间有协调,却相互不打听,分工也不同。他们俩隶属于外交部门,对接的却是总参某部。

田小苗心说,还真够复杂的。

按照后世了解到的,总参下属某部精英荟萃,业务能力超强,水平最高,是行业中最牛的。可想想自己半路出家,有滥竽充数之嫌。江黎明也好不到哪里去,学得是语言,除非经过特殊训练,不然,跟专业人士差远了。

*

田小苗和江黎明适应得很快。

不过一个星期,就把情况摸得七七八八。

工作配合得也很默契,每天把收集的信息汇总起来,挑重要的精简一下,按照轻重缓急发传真或加密发报回去。密码本分为两套,日常用的和紧急用的不同。这是出于安全考虑,防止电文被截获后,破译出来,继而影响到其他业务。当然,密码本的保管更重要,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西山培训期间,田小苗学会了发报。虽然不是很熟练,可她进步很快。

拿江黎明的话说:“这很有隐蔽性,人家都是老手,通过发报频率就能识别出来。咱们笨手笨脚的,反倒迷惑人……”

田小苗心说,真是这样吗?启用他们一人,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由于工作缘故,江黎明和田小苗天天在一起,几乎形影不离。

可他们却很少谈论工作之外的事情。不管是大学期间的,还是京城那段日子,就像凭空消失了,谁都不曾提起。

这是出于纪律,而不是真的忘却了。

相反,越是不能提起,反而记得越清楚。

一连几个晚上,田小苗都做了梦。梦里,她回到沪上,见到了爹娘、五一、三子,还有冬子和梅子。可一会儿功夫,又去了京城,赶着汇报工作。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田小苗觉得是不是压力太大了,做梦也乱糟糟的,没个逻辑。

来到港岛,吃住都在楼里,活动范围很狭窄。

赶上外事活动,田小苗跟江黎明没接到通知,自然不会露面,就像隐形人一般。跟京城比起来,是很乏味的,可这是工作需要。

不能整天闷在屋里,就在院里走走。

南方天气湿热,到处都是绿植。

田小苗和江黎明一起散步,打乒乓球。

这是国人最常见的运动,自从拿了世界冠军,就掀起了乒乓球热潮。后来,有了“乒乓外交”,跟包括米帝在内的西方国家展开交流,建立了某种联系。

电台消息最快,每天收听是必须的。

还有当地报纸,重点关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外文报纸也有收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