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女生耽美>骑砍三国之御寇> 151、文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1、文聘(1 / 3)

便在建昌陷落的同时,襄阳的援军也终于出发,主将正是文聘。

文聘并没有直接去前线,而是去了武陵郡的汉寿,并选择此处作为他的帅营所在地。

托关羽之福,汉寿这个地名可谓如雷贯耳,但基本不可能是是封在这个地方,因为原本汉寿才是荆州的首府,一直持续到了中平末年,荆州刺史王睿改治江陵,后面刘表单骑入荆州,又将首府设在了襄阳。

王睿迁州治的原因难以追究,不过从后来他死于孙策和曹寅来看,估计很大可能是因为曹寅乃是武陵太守的缘故,至于刘表将首府迁到襄阳,倒是更容易猜测一些,因为当时南阳属于袁术的地盘,把首府设在襄阳能更好的作为防范。

文聘之所以选择汉寿为他的帅营所在地,有三个原因。

其一,汉寿邻近前线,离长沙郡的首府临湘不过百十里,另外还有水路直达长沙东北面的下隽,虽然战报上说扬州军目前主攻建昌那一路,但未尝没有声东击西的可能,汉寿便成了就地指挥的最佳位置。

其二,汉寿的地理位置不错,,无论是距离南郡,武陵,还是江夏都不算太远,水路皆通之下,文聘坐镇此地,可以很方便地调动这邻近三郡的军队。

其三,汉寿南衔桃江,北濒洞庭湖,不仅农业较为发达,自古以来就属于产粮大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物资转运地,汉寿与临湘、下隽不同,周围河流不多,地势平缓,也适合大规模的部队集结,万一临湘和下隽没能守住,那么,汉寿就可以很快地摇身一变,成为扼守咽喉要道,阻止扬州军北上南郡的门户之地。

文聘来援的正是时候,因为便在此时,不仅豫章的建昌陷落,长沙的醴陵也在徐方的兵锋之下失守,同时张羡也遭逢了一次大败!

先前他分兵两路,一正一奇,故布疑阵,驰援前线和建昌,自以为得计,谁知还是中了扬州军的伏击。

伏击的扬州军是由黄忠亲自率领的,在周泰拔除了长沙前线的几处邬堡后,黄忠便已带了数千人马潜伏入境。

在得知长沙军分兵两路出的消息后,他完全没有受到张羡的迷惑,准确地判断出了长沙军主力的行军方向。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便急行军到了战场,便在湘南城外联手周泰部,以相差不大的兵力却完成了一场近乎全歼的大胜,最终一支四千余的人马只有数百逃回了临湘。

综合另外两个战场,打到如今,出征尚不足月,这扬州军已共击斩首三千,俘虏千余。

特别是黄忠的那一场伏击战,面对曾经的袍泽他却是毫不手软,从湘南城外一直追杀到临湘河边,从入夜一直杀到次日傍晚!

湘南离临湘河几十里地,沿途遍布长沙军士卒的尸体。河水都被染红,守军丢弃辎重,仓皇逃遁。为了能跑得更快一点,几乎是将官人人丢盔,士卒个个弃甲。

不过后面周泰做了一件事,却是让黄忠很是恼怒,若非出征前刚被王政警告过一次,险些又生内讧。

周泰做了何事呢?

却是他学吴胜一般,为了恐吓敌人,尤其是为了恐吓不远处的临湘守军,在战后私自便把所有的长沙军阵亡士卒之尸体皆收集在了一处,悉数摆在了临湘河边,做了一个(你懂得)。

数以千计的尸体,摆在一起的场面当真是令人悚然,当真是白骨成堆,尸骸积山,隔大老远就能看见,如今又已入夏,尸臭味和血腥味迎风飘散,直达数里之外,一时间,守军大败,乃至是全军覆没的沿着湘水河道顺熘而上,顿时传遍了整个长沙。

正所谓三人成虎,这传言一出去,就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

刚开始的传言还比较靠谱,一开始只不过是“扬州军大败长沙守军,杀敌数千”,不久之后,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就变成了“扬州军大败守军,斩首过万”,再过几日,连张羡这个都没出城的太守,都在这一战中“失陷被擒”了...

至于这个有心人,当然就是糜芳和他麾下奔命司的细作们了。

杀敌的数字越传越离谱,士族中的有识之士对此不过一笑罢了,大部分的老百姓却是是人云亦云,毕竟他们完全不知道对于长沙郡而言,对于一场战役而言,杀敌上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杀敌都能过万,那擒获的俘虏起码也有数千,再加上那些重伤失去战斗力的,做了逃兵的,总数字恐怕都要超过两万了,要是伤亡到了这个地步,张羡恐怕真的要考虑弃城而逃了。

不管如何,说的人多了,一个个言之确凿,不信的也将信将疑起来,这就造成了一个影响,便是只这一战,黄忠的名字已然响彻整个长沙,甚至还有继续向其他州郡蔓延之势,俨然已成了扬州军中的第一杀神。

要说起来,他本就是荆州南阳人,又从军十数年,立下的战功本也不少,却因为出身的缘故,始终未得重用,便有名声,之前也不过局限在军中士卒之中,说来甚是微薄,结果这一战后,却是真正的声名鹊起!

但这可不是什么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