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不?”
见他说真,阮秀琴脸色柔和了几分:“记得,那次要不是静伶从湘雅医院连夜送回进口药,你拉血没那么快好。”
张宣问:“因为这场病我收到了一个特别的礼物。您可还记得那本红楼梦?我当初在学校,您收到书本后还给我打了个电话。”
说到这事,阮秀琴脑海中瞬间涌入一股记忆:“记得,妈记得里面有1000块钱,当时还问你来着,你说是你特意寄给我的惊喜。”
张宣提醒:“我当时有没有问您,关于邮寄地址的事情?”
阮秀琴心里有了一种猜测,郑重地点头:“是长市一家出版社邮寄过来的。”
张宣叹口气:“我那时候最远的地方就是去过邵市,去过邵市一中,怎么会去长市呢?那时候时间和钱都不允许我去长市。”
阮秀琴彻底明白过来了,“是一女生寄给你的?”
迎着亲妈的渴求眼神,张宣点点头。
阮秀琴有些不敢置信,随后说,“那可是1000块钱啊!我们家那时候一年都没那么多收入。”
张宣叹口气:“不是1000,是4000.”
阮秀琴声音勐然加大了几分:“4000?”
张宣回看一眼前院,再次点头,把中华字典到红楼梦、水浒传以及三国演义的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
张宣讲得很详细,阮秀琴听得非常认真,只是听完她就傻在了原地。
见亲妈这样子,老男人也没去打扰,慢慢等着她消化。
许久许久之后,阮秀琴放下手里的刀和毛肚,粗粗地洗洗手,起身道:“你带妈去书房看看。”
张宣默然,起身就往屋里走。
此时杜双伶、米见、莉莉丝等人都在一楼张罗着要去对门茶叶山拍照。
见他从后院进来,杜双伶问:“我们要出发了,你跟我们一起去不?”
张宣说:“我和老妈有点事,你们先去,路上慢点走,多注意蛇和蜜蜂。”
“好。”杜双伶应一声就带着三女走了。
上二楼,来到书房。
张宣直接打开抽屉锁,从里面找出四本书,然后熟门熟路地翻到480页,四本都翻到480页,摊成一排。
按顺序,阮秀琴首先看的是第一本书“新华字典”,只见480页留有蓝色钢笔字:张宣你好,提前祝你新年快乐!听说你生病了,情况好点了吗?今年天气这么冷,你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第二本红楼梦,480页留字:高考必胜,加油!
接下来是第三本...第四本...
细细读完四本书的留言,阮秀琴沉默了,事实摆在眼前,不信也得信!
这是4000块钱啊!
在92、93年,对老张家来说,是一笔巨款;对阮秀琴来说,真的是一笔很大的钱。
这笔钱在农村能娶两个媳妇。
就这么寄过来了,这姑娘得有多喜欢满崽?
低头再次细细品味一番四本书的留言,阮秀琴心里暖暖的,感受到了一份厚爱,一个姑娘为爱奋勇直前的形象跃然纸上,很是触动。
留言的字迹娟秀漂亮,一看就是出自同一女生之手。
好半晌,阮秀琴才回过神来问:“是你高中同学?”
张宣回答:“不是同班同学,高一的时候和阳永健在一个班。”
阮秀琴问:“还读书吗?如今在哪读书?”
张宣回答:“在BJ大学。”
阮秀琴惊讶问:“同米见这闺女一个学校?”
张宣说是。
BJ大学,又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女孩,阮秀琴心情复杂,良久问:“这姑娘叫什么?”
张宣回答:“希捷,希望的希,便捷的捷。”
阮秀琴问:“她家里是做什么的?”
张宣回答:“她爸好像是邵市电视台的副台长,她妈妈好像是在报社工作,干的编辑。”
阮秀琴离开城市这么多年,对这情况似懂非懂,问:“这种家庭是不是很有钱?”
张宣琢磨着开口:“正常情况下,过日子的钱肯定是不缺的,但很有钱不至于。”
阮秀琴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希、希捷是怎么攒下4000元的?”
张宣说:“她从小到大积攒在储蓄罐里的零花钱和压岁钱都在这了,平时省吃节俭,上下学都是挤的公交,大学做兼职...”
他把希捷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阮秀琴问:“就是为了省钱给你。”
张宣嗯一声:“差不多。”
阮秀琴再次陷入了沉默。
此刻书房寂静无声,窗外有季风吹在田野里,形成了一股股稻浪。
阮秀琴伸手摩挲着书本,回长回长后,低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