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五年六月,赵国李牧大破秦军于南境长城西线。一脑海中想到,在秦国的史书中必将留下这样的记载,李信就觉得心中一片冰凉。
败了,他毫无疑问的败了,三万秦军只有不到两千残兵逃过了赵军的追杀,而这还是因为赵军并未打算穷追不舍的原因才留给了这些人一条生路。
这一场惨败,将会伴随我一生,哪怕是在死后,这场惨败也要与李信这个名字连在一起。只是,为什么在赵军赢了?李信复盘着之前数天的战争,无论怎么想他都不觉得自己当时的选择是错的,我唯一错误的,大概只有是不知道李牧的厉害吧?思来想去,李信觉得哪怕上天再给自己一次选择的机会,自己恐怕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赵军的主动追击本就是秦军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想到李牧竟然会将赵军最精锐的边骑当作步卒去使用,李信就只能心服口服,战前的规划只是战前的规划而已,想到完成预定的战略目标,还需要战术去实现,而李牧的战略预设不见得有多高明,但他的战术实在是太过凶悍,凶悍在李信所谓完美的计划只是不堪一击。
三万大军,三万大军啊,回去我又该如何向大王交代?而且,在李信的心中,不安的感觉更深了,西线已经毫无疑问的败了,依李牧的凶悍,他会就此收手吗?若是他再将目标转到中线杨端和的身上,后果恐怕是不堪想象的,一旦中线也出现惨败,那秦国再大河位于赵国与韩、魏两国之间,沿大河两岸分布的领土将会同时暴露在赵军的攻势之下。
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当年桓齮一场惨败,使自己再无复起的可能,我还有机会吗?想到秦军南路军团会因为自己而崩溃,李信心中的绝望更深了。
“杨将军老成持重,应该能够在赵军挥师东进,切断他们的后路之前撤出战场吧?”眼下局势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李信也只能寄希望于杨端和能够在李牧的速度之下逃出升天了。
“什么,李将军败了?李牧已经在西线集结了九万赵军?”中线正对猛攻赵国长城的杨端和听着哨骑带回来的军情,在浓浓的震惊之中,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是,西线赵军并未休整,而是直接朝着中线来了,他们边骑的前锋部队,最多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够来到中线,后续的部队能够两天的时间中赶到。”哨骑汇报着自己掌握的军情道。
“李牧这是想要吃下我的中线军团吗?”杨端和快速的思索着,眼下时刻危机,没浪费一刻钟,就是在看着生机在离自己远去,必须尽快做出选择。
在杨端和的思索之间,心中迅速拿定主意,对左右亲兵吩咐道:“传令后军,留一部就地加固营寨,另一部回师,必须在西线赵军赶到之前,守住我军的退路,中军替换上攻城的前军,让前军退下来,撤往后军。”
在杨端和一连串的命令之下,秦军迅速的行动起来,眼下对于秦军来说,虽然后路随时都有被赵军截断的风险,但秦军却绝对不能在慌乱间撤军,要不然若是赵军趁势攻出长城,将秦军咬住,进而滞缓秦军彻底的速度,以至于让西线的赵军主力合围上来,中线的这四万秦军可就真的插翅难逃了。
此时,在赵军长城上,身为赵军中线主将的颜聚也已经得到赵军在西线大胜利的消息,这让一直顶着巨大压力的颜聚心中不由一松,西线一胜,九万得胜的西线赵军随时都可以压上来,这一场大战,赵军已经赢了一大半了。
果然,在颜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秦军猛烈的攻势
“被你们压着打了这么久,我也是有脾气的,这次该轮到我出击了。”颜聚自语着,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只要他能够将秦军拖住,拖到西线的大军赶到,两军配合之下,就足以拿下中线的四万秦军,若是能够歼灭两部秦军,那这一场战争将是继肥地之后,赵军在对秦军的作战中,
赵军主动出击之下,果然撼动了秦军的前锋,只是,就在赵军准备一鼓作气击穿秦军前锋之时,却发现秦军的中军竟然直接压了上来,一时间,本是主动进攻的赵军竟然又被反推回去了。
杨端和在准备逃跑的时候,想的不是尽快撤军,而是加强了最前线的秦军,一下子让赵军碰了一个头破血流,差点被反推颜聚脸色难看的观察着战争的局势,对咬住秦军的可能已经有了动摇。
“急不得,急不得,眼下优势在我,若是因为一招不甚,让秦军抓住了破绽,麻烦就大了。”颜聚在思索间,却是放弃了直接进攻秦军的打算,秦军的战力不俗,杨端和也是久经沙场的良将,赵军的确有着阴沟里翻船的可能。
“颜聚啊,还是如此胆小,你若是能够胆子大一点该多好,也许我还有更好的机会。”杨端和看着只是攻击了一阵就退回去的赵军,不由有些失望,但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若是你的话,恐怕此时的选择会是诱赵军出长城,然后趁势反攻,在西线赵军赶到之前,一举攻破长城,可惜,我虽然也能想到这样的计划,但我却不敢这么去做,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伱一般在战场之上纵横无敌的,我能做的只有是稳妥一点,稳妥一点将大军带回去。”杨端和看着赵国长城,目光中有着不舍,也有着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