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要……要我死?”
直到此刻,解缙终于反应了过来。
想要自己死的人,不是汉王朱高煦,而是天子朱棣!
为什么?
皇上为什么想要自己死?
解缙豁然转身,难以置信地看向汉王朱高煦。
“不!我不信!你绝对在骗我!”
“骗你?你也不想想,皇上如果看重你的话,当年会将你打入诏狱,至今不得释放吗?”
朱高煦有些无语地翻了翻白眼,直接道破了一个残酷事实。
朱棣想杀解缙吗?
那是真想杀啊!
如果不是这解缙颇有几分才名,在士林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早就宰了这个不长眼的蠢货了!
解缙有多蠢?
朱棣北伐,他上奏反对,因为靡费太多,影响民生。
朱棣修建顺天帝都,他也上奏反对,因为靡费太多,影响民生。
朱棣命郑和下西洋扬威海外,他还是上奏反对,因为靡费太多,影响民生。
永乐新政最主要的项目,就这么三个,堪称三驾马车,拉动着永乐朝的新政改革。
结果解缙这个蠢货,不知道是读书读傻了还是怎么地,碰上一个就反对一个,而且还是在朝堂之上当众反对,根本不给永乐大帝半点面子。
帝王,是气量最大的人,也是心眼最小的人!
朱老四一直渴望做出文治武功,成就千古一帝,以此证明自己称帝的合法性。
但是解缙你这个蠢货倒好,在这种事情上面,给他上眼药恶心人,他不杀你杀谁?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原因。
毕竟朱老四也不是没有容人之量,不会仅仅因此就容不下解缙。
解缙该死的地方,在于他多次揣摩圣意,涉足储君之争!
这才是朱棣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当年朱老四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而解缙又是出了名的直言敢谏,所以老朱同志私下问过很多重臣立储之事,唯有解缙敢于直言。
解缙直接回答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老四听后没有反应,解缙又叩头说道:“好圣孙(朱瞻基)。”
听到这三个字,朱老四这才回心转意,下定决心册立大胖胖为储君。
然而朱棣虽然立了大胖胖为太子,但太子朱高炽的所作所为,却让他很是不满。
所以朱高煦的地位与权势,甚至比太子朱高炽还要高。
解缙见状自然坐不住了,不断上奏弹劾汉王横行不法,又上折子劝朱棣:“启明也,不可。”
当然,解缙的担忧不可谓不对,朱棣既已立朱高炽为太子,那就不应再过度恩宠朱高煦,否则太子位争夺不可避免。
只可惜朱棣听不进去,他认为解缙这是在离间骨肉,自此对解缙愈发不满,原主则趁机落井下石,不断打压解缙,在朱棣耳边说解缙的坏话。
自此以后,解缙不断被贬,甚至一度被被贬到了交趾,而后打入诏狱,沦为了夺嫡之争的牺牲品。
最悲哀的是,这解缙竟然没有半点醒悟,直到现在都没想明白,朱老四为什么容不下他!
可怜明初第一大才子,文章、书法、作诗,解缙样样冠绝于世,其狂草更是堪称一绝,就这般沦为了牺牲品,甚至还半点不自知!
一个人得是蠢到了什么地步,才会落到这般田地!
想着,朱高煦丝毫不惯着解大才子,将其中缘由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
解缙起初还不以为然,但当他听到“为君所忌”这四个字时,吓得面色惨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为君所忌的臣子,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
朱高煦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调侃道:“小解啊,你不是恃才傲物,很狂傲吗?继续狂啊!”
“本王听说你当年老头子拿了一副《虎彪图》,命群臣题词,就只有你这蠢货题了一首五言绝句。”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嗯……后面是什么来着?”
解缙满脸惨白,不见丝毫血色,哆嗦着身子补充道:“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唔就是这句,你记得就好,难道你当真以为,满朝文武贤才无数,都比不过你这个解大才子?”
朱高煦冷笑了一声,继续摧毁着解缙的心理防线。
“黄淮,杨士奇,杨荣等人,才学可弱于你?为什么他们默不作声?为什么百官都默不作声?只有你这个蠢货上去题诗?”
一句接一句的逼问,令解缙满脸惊惧,充满了惶恐与不安。
事到如今,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真是个蠢货啊!
杨士奇他们早就看出了皇上那幅《虎彪图》蕴含的深意,但他们偏偏装作不知,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