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终宋> 第874章 两根木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4章 两根木头(1 / 3)

十二月大雪纷飞,泾阳县城西北六十余里处,中山西瓠口。

“河床太高了,渠堤再往上夯不行的……”

“奚公来了,让奚公看看……”

风雪之中,有一辆马车驰到泾河边,奚季虎不等马车停妥,匆匆又跃下车辕。

河边站的是密密麻麻的人。

吴璞从人群中出来,迎向他妹夫。

“你总算来了。”

这样的大冷天,说话时嘴里不停冒白气,原本不易察觉的叹气都更明显了。吴璞一句话间就叹了两次,显然是愁得厉害。

“大哥这边出了何事?”奚季虎问道。

一条渠三百余里都要重修,关中仅有的这几个懂水利的,本说好每人各负责一段,但总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两日间,奚季虎只顾着在这三百余里之间来回奔走了。

吴璞站在风雪中向北抬手一指,先不说遇到了何事,直接给出他已想好的解决方案,道:“我们必须要将原定好的引泾渠口再向北移两里。”

“为何?”

“河床太高,土质太软,在此开渠口,往后河堤容易塌。”

“到河边再说吧……”

地很滑,雪地上走动的人太多,已将河边踩成了淤泥。

奚季虎俯下身,伸手进淤泥里挖起一捧土来看了看,脸色凝重起来。

“发现了吗?此处与江南不同,每年积雪有这么厚。”

“可原本郑国渠便是在此开渠口的,‘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为何到我们就不行了?”

“我们要建的是完整的引水枢纽,渠闸、石堰、洪门,此处已不足以为渠口。”

奚季虎只觉头皮发麻。

现在整个关中水利已经开始动工,最上游的引泾口却不得不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是麻烦的。

之前吴璞纠结、思考的过程,奚季虎也要再经历一遍,两人讨论、争论,最后还是决定按吴璞方才说的把引泾渠口向北移。

“过去看看,若只能移,那便尽快吧。”

办法虽是吴璞提出的,但他还是道:“难处也有。”

“我知道。”奚季虎口中又呼出一口白气,道:“这一带我曾勘测过,若再往北移两里,就必须打通大、小龙山了。”

“大、小龙山石质坚硬,不好凿啊。”

“也不知要费多少人力物力。”

奚季虎皱眉思索着,不经意间看到吴璞满身都是积雪,又因不停跑动身上有热气,使得积雪渗到衣裳里。

“大哥去烤烤衣裳,以免染了风寒。我先到上游看看,看过了我们再谈。”

“一道去吧,边走边谈。离春耕没多少时日了……”

风雪愈大。

泾河边站着许许多多的民夫,个个手握着铁锹,翘首向两位相公的身影望去。

“怎停下来了?”

“可莫说不得修喽,我可盼着这工钱过个好年。”

“你眼界有没?紧望着这点工钱?额明年开耕可等着新渠灌田。”

“咋不让挖了,急死个人……”

若说种田吃粮是百姓这辈子最大的事,引水灌溉又是种田时能省最多力气的大事,由不得他们不殷切期盼。

不是说官员们一到关中就能变成好官,而是当士大夫们真走到田梗上、亲眼见了百姓这些眼神,只要不是心肠太硬,那责任感便能推着他尽心去为民做事……

~~

次日,奚季虎赶回长安,商议引泾渠口要往北移之事。

虽说是只有两里,但因要凿开大、小龙山,涉及的用度、人力、工期便完全不同,太多事要重新规划。

为了关中水利之事,李瑕临时从各衙门抽调了人手,组成了一个工作组。

众人站在沙盘前听着奚季虎指点。

角落里坐着的则是磨勘院的江荻,拨着算盘估算着费用。

秦九韶站在一边,云淡风轻地伸手一按盖住算盘,另一只手掐指一算,接过笔便写起来。

等到奚季虎说完,李瑕便问道:“如此一来,要增加多少钱粮?”

江荻看了秦九韶一眼,见他微抬了抬手,示意由她来回答李瑕。

换作旁人,眼看着这个下属在自己面前这般装模作样、显摆能耐,大概会很不高兴。

但江荻知道秦九韶就是这性子,也不生气,看着纸上筹算好的结果,应道:“若是普通地势,锸田两里预估费钱十又三万贯,佣三千工,工期一月。但若是开凿大、小龙山,却还得奚相公拿出更详细的章程……”

这边李瑕还在听着这些,那边关德悄然凑到他身边,低声道:“王上,军情司有要事禀报,说是钧州探子回来,带了位来投奔王上的北人……”

提到军情司,正在商议水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