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西征之战败北后,沈丘领着一干残兵败将返回国内,就一直没过上什么安生日子。 这一年来。 先是拼命的扩征兵马,在国内到处拉丁,临海各世家也是出钱出粮,如此拼尽全力,好不容易是将全国兵马,重新恢复到了战前八十万之众。 可兵马虽然恢复了,但也只是数目罢了。 恢复过后的宁军,不管是兵源素质,还是训练时间,都远不及战前那些宁国花了十年,才养训而出的精锐。 唯一让宁国安心的一点是,虽然常备兵马的实力大为衰退,但他国内的顶层战力,先天宗师的人数,在得到了紫云道的全力帮助下,还保持着十三人的规模。 这等先天数量,放在天下之中,都已经是不落的了。 要知道,北边徐州,那个坐拥六郡的徐国,先天宗师也才十二人。 冀州的赵国,先天也只有十六人。 宁国却有十三位先天,再加八十万兵马,只从纸面的武力上来看,根本与当世的霸国无异。 唯一有些弱的,也就是地盘有点小,人口有点少罢了。 宁国如今只掌握了两郡十七府,其中广陵郡有三百万人口,临海郡有五百万人口,两者合计,人口不过八百万而已,疆域面积也不过堪堪万里之土。 从底蕴上来看,宁国无疑是跌落了霸国之位。 但从武力上看,却依旧可以被称作霸国。 靠着十三位先天和八十万大军,如今偏居江东一隅,龟缩在金陵城中的宁国,倒也足以维持霸国体面。 而天下各国,也因为宁国的武力,倒也没太过看轻他。 依旧认为对方算是个霸国,给予了相应的认可和地位。 毕竟从如今形势来看,虽然楚国统一江东,已经是大势所趋。 可宁国掌握的兵马和先天宗师,依旧是极为可观的。 有八十万大军和十三位先天坐镇宁国,只是全力防守的话,就算楚国倾国之力来攻打,怕也没那么容易吃下。 只要宁国不犯错误,出现什么太大纰漏,那么这场楚宁之间的战事,注定是一个残酷无比的血肉磨坊。 打個一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若是再有外国的力量插手,楚国甚至都没可能统一江东。 当然,以上这些,都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局面。 实际上以宁国八百万的人口,想要供养如今八十万大军,注定是一个极其艰难,甚至难以为继的负担。 事实上也是如此。 宁国国内的八十万兵马,除了三十万老兵组成的精锐,给予的是常备战兵的待遇。 其他五十万新募的新兵,都是按照府县兵,甚至屯田兵的待遇来安置的。 这五十万新兵,平时生产耕种,战时征募为兵,其中战力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屯田兵根本打不了硬仗,也就只能守守城,维持一下治安罢了。 不过以宁国如今面临的恶劣局面,向外开拓基本是不可能了,他要做的也就是防守而已。 所以以三十万精锐为骨干,再搭配上五十万屯田兵作为羽翼,倒也确实能支撑起宁国的防御体系了。 这也算是一种物尽其用。 可即便是采用了屯田兵制,以举国之力供养八十万大军,依旧压得宁国的财政,透不过气来。 不仅是财政。 因为大量男丁被征募为军的缘故,宁国境内三分之一的成年壮丁脱离了生产,地方上的手工业、商业、以及农业,无不受到严重影响。 地方上的农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抛荒现象,就算一些有人耕种的农田,也因为缺少足够劳力,无法精心侍弄,导致粮产减少。 如今的宁国境内,虽然得益于土地的富庶,出产的粮食能勉强自给自足,还没出现粮荒。 但只要与楚国的战争一开始,随着更多的百姓被征发为劳役,后方生产人口的进一步减少,宁国出现饥荒是肯定的。 可能战争维持个半年一载,顶多两三年,宁国就会因为缺粮导致的饥荒,最终不战自溃。 所以宁国如今就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 足够的士兵和强大的武力,让宁国能与楚国的战争中自保,可它浅薄的底蕴,却又无法维持这份武力,难以支撑战争长时间化。 灭国的危机,始终笼罩在其头上。 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来自北方的朋友,那个统一了青州,成为当世第一强国的梁国,向金陵派出了使臣。 “按照玄成子传来的消息,梁国向宁国派出使臣,不仅签订了结盟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