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梦回大明春> 124【一往无前】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4【一往无前】(1 / 2)

.,

清晨。

一骑从城内奔来,看到王渊在城郊扎营,立即上来禀报:“王御史,幸好你们还未走远。前方急报,贼首刘六、刘七、杨虎,已经在文安县合流,陛下令你等立即前往任丘、大城一带,堵截贼兵南下退路!寻找战机,一击破敌!”

“臣领旨!”王渊苦笑不已。

文安县在霸州南边一点点,两股贼寇合流,兵力至少有好几万。居然让自己率领两百骑兵堵截后来,不知道皇帝是高看了自己,还是高看了他那两百骑兵。

最近这一个月,剿贼官兵全都在吃灰尘,根本就没跟乱军主力打过仗。

反而是枣强知县叚豸立有大功,叚知县亲率城中丁勇、捕快、百姓守城,斩贼两百余人,并斩杀该股乱军首领。

乱军震怒,三日破城。叚知县身中数箭一枪,高呼“杀贼”而死。

因贼首被杀,贼军怒而屠城,戮杀城中百姓五千人,其中有五十余户被灭门。

当时参将宋振就驻兵城东,叚知县守城的时候他在旁边看着。等贼寇破城之后,他只远远呵斥几句,一箭不发就带兵逃跑。

朝廷对此的处理结果是,追赠叚知县为太仆寺少卿,录其子为锦衣卫世袭百户。而畏敌逃跑的参将宋振,却没有给出任何惩罚,只是令其戴罪立功。

为啥朝廷不杀宋振?

因为剿贼兵力捉襟见肘,把宋振一杀,其手下官军就没法打仗了。

王渊不杀朱智也是这个原因,二百骑兵都是朱智操练的,他们只听朱智的命令。杀了朱智,是不是该把他两个拜把兄弟杀掉?三个领军的全死了,谁来负责具体指挥?就怕剩下的骑兵心怀怨恨,出工不出力,关键时刻临阵脱逃。

真要杀人,也该临阵而杀,然后带着惊惧的骑兵直接冲阵,不给这些骑兵任何思考的余地。

在行军途中,是绝对不能杀掉朱智的。

王渊领军继续南下,刚走到涿州附近,又接到前线战报,而且是河南那边的军情。

贼军主力虽然在文安汇合,但小股乱军遍地都是。

河南武安县也被攻陷了,知县梁敏政率众巷战,重伤不退。参将戴仪带兵反扑,擒斩数十人,贼寇慌乱败逃。都指挥丁杰按兵不动,只在城外看戏,多半又要被勒令戴罪立功。

行军至安肃县,又有军报传来。

有三千贼寇自称刘六刘七(假的),攻破南宫县城,俘虏知县,烧毁县衙,释放狱囚,洗劫皇庄。这三千贼寇,已经流窜到河间府,正在劫掠周边乡镇,看样子是准备跟真正的刘六刘七汇合。

另有一千贼寇,攻陷阜城县,围献县不下,也去了河间府。

又过两日,这两股贼寇合流,已拥众一万有余。但他们打不动河间府城,转而选择北上,将任丘县给团团包围。

至于刘六、刘七和杨虎主力,则将霸州给围住,跟驰援官兵硬刚起来。

行军至安州,王渊以巡按御史的身份,让太监朱英去联络知州,顺便补给一下自己的物资。

营帐内,王渊指着地图说:“贼军主力在霸州,已与都指挥桑玉、副总兵张俊、参将王琮接战。那是双方总兵力超过六万的大仗,咱们这二百多人就不去凑热闹了。”

朱智已经老实了许多,问道:“王御史打算走哪边?”

“安丘,”王渊敲了敲地图,“根据战报,安丘城外有贼兵一万余人,是霸州以南规模最大的贼寇。”

“我们这二百多骑,直接跟万余贼寇撞上?”百户朱聪突然出声,话语间已经带有畏敌之意。

王渊笑着解释:“安丘县那一万余贼寇,前几天还只四五千人。而且这四五千人,也是突然之间冒出来的,真正能打的贼兵能有多少?八成以上都是新近裹挟来的青壮。”

太监朱英也很担心,生怕将皇帝爸爸的二百心肝给弄残了,劝谏道:“王御史,卑职认为,还是应该谨慎一些。不如我们直接去霸州,跟桑指挥他们汇合,那边官军多,咱们的二百骑兵能找到很多建功的机会。”

这太监一肚子坏水儿,打算混在大军里看热闹,寻找机会率领二百骑兵抢功。

王渊看向三位骑兵头领,发现他们对太监的提议颇为意动。

人之常情而已,能划水为何要拼命,能轻松抢功,为何要冒死建功?

王渊顿时做出一副为难表情:“诸君,你们以为本御史不想跟大军汇合吗?抢功谁不会啊?但陛下为何将二百骑兵交给我,为何下旨让我南下堵截后路?就是想让咱们拼命啊!若陛下只想给自己的骑兵捞功,直接交给谷督公就是,何必多次一举让我当御史?”

朱英、朱智、朱聪、朱翔四个干儿子默然。

王渊又说:“若我们与大军汇合,顾然可以抢到不少功劳,而且还没有什么危险。但这种功劳你们真敢要吗?功劳抢到了,陛下却不高兴了。我心里很怕,你们怕不怕?”

太监当然以皇帝的心意为主,朱英首先表态:“但凭王御史做主。”

朱智仔细衡量得失,觉得再大的功劳,也比不上皇帝爸爸的宠幸,当即带领两个把兄弟,单膝跪地道:“请王御史发令,我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