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5(1 / 3)

第 125 章 125

果然 , 科技部成立的消息一传出 , 顿时在朝中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 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

文人们是不甘心自己寒窗苦读十数年 , 最后路这群下九流的一样 , 不 , 甚至待遇还不如 , 他们可没免费的学上 。

国子监更是不念自己的权力被削弱分散 , 权威受到挑战 。

而官员们不满的是乔昆不过是奴才出身 , 现在却一份冲天 , 跃升为朝中正二品大员 , 这不是任人唯亲吉 ?

国子监祭酒史学坤差点把头都磕破了 :“ 求皇上收回成命 , 所谓的科技部不过是一群不入流的工匠 , 占用大笔银钱 , 实为不妥 。 皇上如此偏心 , 恐会伤了不少读书人的心 , 请皇上三思 ! “

史学坤是个老学究 , 平时很讲规矩 , 新朝初定 , 不可能完全不任用前朝的官员 , 正好有人推荐他 , 而陈云州看好的陈状元又不愿意留在京城 , 陈云州便让他继续担任国子监祭酒了 。

谁料今日这个老头子竟冲在了最前面 。

有他带头 , 跟着几名官员相继站出来道 :“ 皇上 , 若是各地州县都设立公学 ,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 国库的负担恐怕很大 , 而且这对全天下的读书人不公 。 下九流能入公学 , 他们却不能 , 依微臣之见 , 办这等公学还不如在各地设立书院 , 减轻天下读书 /

的负担 , 给读书人提供一个学习上进的地方 。“

现在各地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书院 , 但大部分都是私人或是家族所办 。 有名的书院 , 不但进入门楼高 , 而东束倩也不低 , 大部分读书人都是没资格进的 。

至于官办书院 , 少之又少 , 几所地方官府创办的 , 名声也不显 。

“ 是啊 , 皇上 , 工匠跟着考师傅学艺即可 , 没必要去什么公学 , 去了也学不了东西 , 这工匠学艺跟读书不一样 。“

陈云州没作声 , 只是看了乔昆一眼 。

乔昆深吸一口气 , 很紧张 , 藏在宽袖下的手握紧 , 站出来道 :“ 诸位大人 , 此言差矣 , 比如木工 , 学了算数 , 有了测量 、 几何等知识 , 再学木工可事半功倍 , 很快就入门 , 比从头开始学要快得多 。“

“ 至于诸位说下九流无用论 , 在下不认同 , 庆川各州的道路都是下九流所修建 ,

京城的城墙也是下九流所修建 , 还有目前庆川推出的水泥 、 新式纺织机 、 冶炼技术等等 , 都少不了下九流的功劳 。“

“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作用 , 工匠百姓亦有其作用 , 大家各司其职 , 方能国泰民安 , 我想诸位大人读书多 , 应该比我更明白这个道理 。“

乔昆不卑不亢 。

他还有一点没明说 , 当初皇上起事 , 从庆川起家 , 下九流们也做出了不少贡献 , 不然庆川军的武器装备从何而来 ? 更别提火器 , 全是出自庆川工坊了 。

陈云州颉首 , 适时表态 :“ 没错 , 乔尚书所言极是 ,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作用 , 匠人有匠人的作用 , 二者并不冲突 , 都可为朝廷效力 , 诸位爱卿不要将二者对立 。 而且公学并非只对工匠之后开放 , 读书人 、 农家子也都可进去学习 , 这是对全华夏百姓开放的学堂 , 诸位爱卿不要太狭隘了 。 “

不少文臣脸涨成了猪肝色 。

这种学堂谁愚上啊 ?

有辱斯文 , 不要钱都没读书人愿意去 。

可反驳吧 , 皇帝都说了不是科技部特意为匠人成立的学堂 , 而且皇帝携明了站科技部那边 , 这时候再不识时务 , 肯定会被皇帝记一笔 。

可让这么群大字不识几个的贱民以后跟他们平起平坐 , 他们如何甘心 ?

见朝堂上突然安静了下来 , 郑深站出来道 :“ 皇上 , 诸位大人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 , 微臣提议 , 一开恩科 , 录天下有用之土 , 二是在科技部尚书的人选上要愚重 , 毕

竟是一部之长 。“

闻言 , 大家都欣慰地看着郑深 , 关键时刻 , 这考头脑子没糊涂 , 还知道自己也是读书人 。

陈云州壁眉想了一会儿道 :“ 郑大人所言也有道理 , 这样吧 , 现在由礼部和国子监共同拟定章程 , 昭告天下 , 五月举行恩科 , 以广纳天下有志之士 。“

“ 至于科技部尚书一职 , 乔昆确实是有些经验不足 , 不知诸位爱卿可有推荐人选 7“

群臣闻言 , 眼睛发亮 , 纷纷眯相熟交好的人对视一眼 , 心里生出别样的心思 ,

这可是一衙之长 , 哪怕是新成立的 , 哪怕刚才一大群人将科技部贬得一文不值 , 可这到底是正二品的大员 , 但凡有点上进心的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