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纳米崛起> 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1 / 2)

2015年6月17日。

超重型运载火箭——长13的首发测试失败了,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27秒左右在空中解体爆炸。

这款几经修改的超重型运载火箭,加满燃料后的全重为2686吨,近地轨道有效载荷为172吨,载荷比逼近6.5%。

黄修远通过替身机器人,来到了文昌航天城的总装配工厂,负责长13项目的总工程师王院士,以及一众研究员、工程师、设计师,都在忙碌着。

看完初步的事故调查报告,黄修远大致明白了事故的可能原因。

一旁的王院士苦恼地说道:“并联发动机的弊端果然非常难搞。”

“意料之中。”黄修远并没有感到意外。

因为从长13的设计思路上,黄修远就知道这个项目肯定不会太顺利,长13运载火箭为了获得足够的动力,并联了6台大型火箭发动机,而且采用了固体燃料——N20/6。

并联发动机的缺点,就是容易相互干扰,非常考验各个发动机之间的协调控制,一旦其中哪台发动机出问题,很容易造成整体失控。

这一次试发射,就是因为其中一台发动机输出动力大了0.61%左右,破坏了原定的飞行轨迹。

而且长13还有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此次发射的失败。

王院士无奈的说道:“估计要排除一遍问题,下一发可能要到九月份才可以试射。”

“没关系,失败也是一种经验,总好过实际运行出问题。”

对此王院士也是一脸苦恼:“就是时间太紧了,要是可以延长一两年,我们肯定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

航天系统并不知道可控核聚变的事情,对如此急促上马大批航天项目,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深感其中的压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控核聚变技术太敏感了,会导致那脆弱的战略平衡彻底解体。

加上可能提前出现的小冰河气候,极有可能会加剧大中华区和其他地区的差距,这些情况综合起来,会加大一部分势力铤而走险的可能。

因此全力推进航天事业,建立月球城市,成为眼前的当务之急。

长13运载火箭的首发测试失败,虽然给航天科工朦上一次阴影,但是黄修远并没有太过于担心,毕竟长13运载火箭最大有效载荷,仅仅只有近地轨道172吨、同步轨道105吨、月球轨道70吨。

而采用金翅大鹏号代替芯一级的长11运载火箭,目前可以实现近地轨道243吨、同步轨道171吨、月球轨道92吨。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载荷,利用金翅大鹏号发射非常成熟的长11运载火箭,也是当前进入外太空的主要手段。

至于有了金翅大鹏号后,为什么继续研发长13,主要是为了配合另一个项目。

现在长13的综合性能,显然比不上金翅大鹏号+长11,但这个项目必须继续研发下去。

因为长13除了大气层内发射之外,还计划在外太空分级组装,即在空间站上组装后,作为来回月球的超重型飞船使用。

按照航天科工和雄鹰航天的规划,长13会分解成为5个部分,通过金翅大鹏号发射到天宫空间站上,然后将5个模块组装起来。

近地轨道组装型的长13,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将提升到1880吨,月球轨道有效载荷则可以达到940吨。

如果是作为来往于近地轨道和月球轨道的交通工具,将改变当前月球飞船返回载荷过小的问题。

目前月球飞船要返回蓝星,燃料必须精打细算,返回近地轨道的最大载荷,减去飞船本身的各个系统,可以额外带回近地轨道的重量,大概只有1.5~3.2吨左右。

这还是无人运输飞船,如果是有人的飞船,这额外载荷大概只有0.6~1.7吨左右。

如果飞船人员超过5人,有效载荷进一步下降。

显然这不符合航天发展的战略需求,必须让月球飞船,可以承载更大的载荷,返回蓝星近地轨道。

长13就肩负着这个重要任务。

别看这款运载火箭在大气层内,综合性能平平无奇,如果改用近地轨道组装,那它可以1艘飞船顶10艘长11月球飞船。

这种在近地轨道空间站上组装的飞船,是实现快速建设月球基地、月球城市的重要手段。

黄修远也知道项目时间太紧了,可是他也没有办法。

现在诺亚会也非常疯狂,今年以来,对方硬生生发射5枚新土星五号,其中爆炸了2枚,成功了3枚,初步在月球建立了一个24吨左右的小型无人基地,以及5颗月球卫星。

另外还有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波音、蓝色起源等公司,也在NASA庞大资金的刺激下,重新开始重建新空间站——诺亚方舟号空间站。

至于西洲联盟和露西亚,则拿着国际空间站缝缝补补,至于月球方面,他们几年只发射一颗探测卫星。

这种全面的太空竞赛,看得一众小势力目瞪口呆,别说奋起直追了,他们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而蓝星的国际格局,也在这种大浪淘沙的冲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