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三百九十章 新式学堂在皇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章 新式学堂在皇庄!(1 / 3)

大明的新式学堂,是朱瀚一手筹建,并且一手组织的。

属于秘密组织类型。

大明一直在发展,现在的学生,依旧是以学习四书五经为重。

比如朝堂六部他们虽然都在获得技术发展带给他们工作的福利,但他们却一直没有把科技的发展当成最重要的工作,不少人依旧在强调‘礼法’为重。

而且,工匠封爵,被百官排斥,就算因为朱瀚和朱元章的强势,把这一工作推进下去,依旧弄得怨声载道。

百官的意思很明确:我们从小读圣贤书,寒窗苦读十数载,获得爵位还是千难万难,为什么那些工匠就可以?

武将获得爵位,这已经很让百官们不能接受了,而且还封了那么多武将……到现在武将都还通过打仗获取军功,如果不是朱瀚出言把武将的封地进行限制,文官也不支持武将远征海外。

说白了,就是利益问题。

但往深了说,是这些文官的思想认知跟不上大明的发展。

如今的大明不再是文官一家独大,而是要百家争鸣!

朱瀚看到了其中的问题,他想要改变其中的东西,可发现如果去改正这些人的思想……那着实比较艰难。

还不如……重新培养人才来的合适。

所以,朱瀚和朱元章一合计,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朱瀚做的计划非常隐秘,是堂而皇之的隐秘。

就在皇庄里。

而朱瀚这么做,只需要说服朱元章,就足够了。

不管是太学还是县学,都被文人以及士大夫家族们统治着,朱瀚如果从中横插一缸子,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全力抵抗,这些人明面上非常配合工作,但私底下如何的不配合,朱瀚到时候只和他们斗争,都得斗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所以,朱瀚直接另起炉灶,开始从婴儿开始培养孩童。

朱瀚不怕麻烦,但也不想一直和别人争,主要是时间不够。

朱瀚想依靠自己的能力,让大明变得更好,而朱瀚这辈子又能有多少年?在建立大明之前,朱瀚就已经想明白了,要想大明改造的更多,让大明能够学会以科学的角度去发展国家,而不是用所谓的四书五经去治理国家的话,他就要舍弃一些东西。

如果朱瀚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就大张旗鼓的和朝臣们争论,那最后的结果肯定会变成朱瀚与文官争斗数十年,最后的结果谁胜谁败尚且未知,但受到伤害的必然会是大明,所以朱瀚就准备另起炉灶,然后等自己的新式学堂成立以后,逐渐可以与老式学派对抗时,那时候就是碾压局了。

当初南孔闹得那么大,为的是什么?

不仅仅是逞一时之快,更重要的是借助这次的机会,削弱儒家对社会层面的影响。

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人力有限,朱瀚只能从应天府开始培养,他在皇庄里,培养的第一批人,是曾经落魄的穷苦书生,他们跟着朱瀚一起南征北战,朱瀚知道他们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后,就开始灌输自己的知识理念。

这些人怎么说呢……没有办法和后世的老师达到同样的要求,但用作新式学堂的启蒙,却也足够了的。

因为新式学堂受到的阻力非常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朱瀚在选择人的时候,非常的谨慎,争取让知道这件事的范围尽可能的降低。

一定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

朱瀚要用自己人生的几十年,把大明改天换地,就像当年的商鞅一般,就算是人死了,但他制定下的国策,也会坚定地执行下去。

朱瀚这么做,并非只是为了大明,而是为了整个汉人大族群,以后就算是大明灭亡,汉人的基因中注入了科学发展的基因,他们就会一如既往的向前走。

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而绝非哪个人的大明。

皇庄里的新式学堂,学生们的老师以前是朱瀚的亲兵,是朱瀚绝对的心腹,他们在追随朱瀚之前,什么身份都有,读不起书的穷学生、工匠、农夫……再加上朱瀚对他们的培养,每个人都可以当成多面手来使用。

让他们教书,的确委屈了他们,他们就像后世的地下工作者一样,隐姓埋名,不能告知别人自己的工作,一辈子也只能教书,教一批又一批的孩子。

朱瀚没办法给他们相应的地位,只能对他们在金钱上进行相应的补贴,以便他们老了以后,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朱瀚很有钱,但他的钱基本上都花在了皇庄中。

后来,随着朱瀚找到的教师越来越多,朱瀚开始向外扩张,借着皇庄的旗号,用着培养孤儿的名义,皇庄几乎成为了独树一帜的存在,在里面教书,可以很好地进行掩护。

经过朱瀚和朱元章长达十多年的努力,第一批孩子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有的是工匠,有的是农夫,每一个人都是栋梁。

这天,朱瀚专门来找朱元章,告知他第一批皇庄的学生即将出仕的事情,朱元章也激动地不行,和朱瀚密谋一番,亲自前往皇庄为学子们送行。

这些学生和受到感召前往海外的学生一样,他们都是为了改变大明而存在的,受到朱瀚感召前往海外的学子,他们每个人都已经打上了老派学子的标签,但经过海外的历练后,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