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事了了,石榴也一早就赶回了家去,当然,还一并把二哥李荣榆也一起捎回去了。
这新婚两夫妻总是不在一处,那怎么行,但黄春妮要忙布偶作坊的事,不能来城里同李荣榆一起住,虽说也没多久就要过年了,但石榴还是决定把二哥先调回去。
这特产店铺子,就安排了李荣梓来掌柜,李荣梓同样也能算会写的,把他调来特产店,童玩斋那边,再另安排一个伙计便是。
石榴想让二哥回去熟悉家里作坊这一摊子事,往后就留在村里管这些,等明年开春,她想去一趟京城,到时候,家里没人盯着可不行,她爹倒是还年轻。可不识几个字算不了多少账啊,再一个,她爹也就喜欢木工坊那一一摊子事。
大哥跟二哥,大哥为人机灵善动脑筋琢磨,喜欢闯,在外头正好,二哥银子稳重守成,留在家里也是担得起事。
这样一个在外头,一个在家里,再好不过的。
等回了家,宋氏他们见着李荣榆,自然也是欢喜,一听往后李荣榆就留在村里了,都很高兴。
一回了家,石榴先让二哥自己歇着,待会儿四下自个转转去,她则忙着往对面上河村去了。
跟县衙的人一起进城上堂那日,也是布偶作坊开工的日子,她虽不在,但也要如常开工的。
一路到了上河村布偶作坊所在地,只见大门敞开着,朱婆子就在门口理着线团,一边看门。
吕氏竟把自家婆子都喊来守门来了,也是。
朱婆子一见石榴来,也是笑出了褶子,忙见礼,“石榴姑娘回来了!”
朱婆子这嗓门,正在里头忙的范氏三人都听见了,忙往外头来。
“石榴!”
“石榴回来了!”
“石榴!”
“石榴你都好吧,没什么事吧?”范氏拉着石榴上上下下好一通看。
石榴也忙打招呼,嘴里喊过三人,又应范氏的话,“我好着呢,会有什么事?”
范氏将她好好看过了,松了口气,又道:“这两天我们一直关注着陆家那边的动静呢,昨儿你宗堂婶趁羊工坊下工后回了一趟娘家,就听那昨日回家的立柱说了,说是金家出了手,把那秀苗给救出去了对不对?还听说秀苗已经被金家老太太安置去养胎了。
又不见你回来,我们就一直担心你呢!生怕那金家帮了秀苗反咬一口,反把你怎么着了!
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说着顿了下,又道:“那秀苗现在有金家护着,咱奈何不得,这账就跟她爹娘算?那钱氏前儿从城里回来昨儿就继续回羊工坊上工了,你之前也没留个话,你小姑那边,倒是不好安排说要不要辞退她这话——”
范氏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这话头间,几人也是一边往堂屋里去的。
堂屋里放了火盆,烧得火热,吕氏一边拉了石榴靠火盆坐下烤火,见她听范氏说话听得认真,又倒了一杯热茶放在她手里。
热茶放在手里,石榴也是惊了一跳,连忙冲吕氏笑笑以示谢意。
等范氏话音落,石榴已经喝过了热茶,手也在火盆上烤热火了不少。
开口先道:“工人那边可都放了火盆?”
这天气冷,坐着不动肯定冻僵,手肯定冷却闲不着都要用,不暖和点那可不好使唤。
黄春妮忙道:“放了,每桌桌底下都搁了两个火盆的。”
石榴便点点头,放了就好,冬日也就这么两个月功夫,即便要费些木炭,但她也不吝啬这点就是了,其他作坊也是都置了火盆的。
这才看向范氏,说起这两日城里的事来。
“县令大人判决秀苗配役三年,看在她是个姑娘家的份上,就不刺字了,不过,秀苗怀了身孕,律例对此也有规定,即便是判决了杀头的犯人,若是有孕在身,也要等她生产之后再行处决的。
是以,县令大人容情,待秀苗生产之后再行配役。
金家那边嘛,盼‘孙’心切,怕秀苗在牢里养不好胎,就花了些银子打点,将秀苗弄了出去,待几个月生产后,再送回衙门。
毕竟怀着孕呢,县令大人容情也就同意了。”
“原来是这样啊!这怀着娃娃相当于还有了护身符?马上要死都可以多活几个月啊?”这个范氏还真不知道,听得稀奇得很。
“陆家那边是不是不知道?”范氏道:“我听你宗堂婶说,她娘昨儿可高兴,嘴上没停了说秀苗出息了往后她也要跟着享福了的话呢。”
石榴道:“应该是不知道的,毕竟,这要是知道自己生下孩子就要与孩子分离,哪还能养好胎?”
黄春妮听着就叹,“大人作孽,苦得却是那孩子啊。”
一生下来就喝不着母乳,要跟亲娘分离,黄春妮这刚成亲还没生育但就盼着早日怀上孩子的,心里难免就唏嘘。
吕氏便道:“虽是可怜了些,但小孩子不记事,又是金家的宝贝重孙子,金家那边定会好生养着的,苦不着。”
这也的确是事实,那金家大奶奶没自己的孩子,肯定会把这孩子当自个亲生的,等这孩子大了,别人不说,他哪知道金大奶奶不是自己亲娘?那金家那么多钱,好吃好穿的养着,这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