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8 章(1 / 2)

林方旬在房内围炉煮茶,求的是一个雅字

而乔时为在灶头烧柴熬汤,没甚么求的,单是帮娘亲做事而已

彤彤火光,乔时为一时遛了神。

竹条易燃,他没及时抽减些柴,以致火势过大,滚汤漫出,瓷锅“咔嚓”一声裂开,好好一锅汤全漏炉里了。烈焰灭,滚汤四窜

白其真闻声赶进来,细看儿子双手,急问道:“小安,没烫着罢?

乔时为摇摇头,说是自己不够小心,滚汤浇火时被吓了一跳。

”你回屋歇会儿罢,娘亲来收拾。

又闻后屋外传来“咚咚”的拍打声,乔时为趴在后窗沿上,循声望去一一

天暗云寒,浣衣河石阶旁,一架旧皮船缚绳木桩上

晚风急,水浪催击,皮船不停荡摇,挣扎难脱

风浪愈急,缚绳愈紧。

翌目,府司西狱传出消息,罪犯郭富三畏罪自缢狱中

因为吊死相太过狰狞,狱卒又不想多费几尺白布,于是给“他”翻了个身,恶脸朝下,用板车拉了出去。便是死,郭富三亦不得入土为安

他出身贫苦之家,生前在国子监中常以“清流”自居。

六察司里正巧有个寒门出身的官员,觉得郭富三有辱清流,应属浊流,特上秦朝廷,请求将郭富三身骸投入城北浑水河中,以解民愤。官家准奏

郭富三之死,只是断了六察司盘查下去的线索

官家没下狠手,没扯掉某些高门氏族的遮羞布

然事情远未结束,这段时日,朝廷上亦不得安宁。

微澜远推,层层浪起

甚至有人私下盘点三司六部九寺五监十五路,官员都是甚么出身,想从里找出些盘根错节

要论显赫氏族,必是绕不开枝繁叶茂、槐阴满庭的太原王氏“三槐堂”,当朝宰相正是出自此门。

种三槐,得三公,此言非虚

三槐堂不免被人推出来,用来抵挡清流们的连番攻讦

此事虽由国子监而起,然而,相较于朝廷里,大浪推到国子监,泛起的波澜反倒是最小的

郭富三名下的太学生已另择斋谕。

阴沟那些心怀鬼胎的斋谕,亦暂时夹起尾巴做人。

礼部已上书朝廷,从严升舍公试,一切皆以公试程文定去留,此后,斋谕给的荐书、私试成绩仅作参考。至于能否颁布施行,还需看朝中那些老狼们撕咬出个输赢来。

乔见山则记入了肖主簿门下

肖主簿负责管理国子监的文书簿籍,勾考违,平日里公务繁重,难以做到时时事事督促门下学子,乔见山这样自律向上的性子,很受肖主簿喜欢。这日,广文馆前大考勤,每每点到王姓学子,多是回应“告假”。

乔时为觉得这事值得咂摸,回斋舍路上,他问赵宕举:“奇了怪,一夜之间,是什么风把王氏学子都刮走了?赵宕举有黑脸老儿这个爹,晓得不少朝堂上的事。

"自然还是小报刮起的这股大风,风惊烟尘起,没那般快消停下来。”赵宕举说道,“世族恶事败露,而三槐堂树大招风,免不了要被人拿去当挡箭牌....三槐堂索性把三年一回的大祭提前了,将各支的读书子弟都召了回去,来一个自证清白,以免无辜被人当刀使。乔时为知晓三槐堂的名望,也知晓它正处风口浪尖上,但他对王氏“大祭”知之甚少,不理解是怎么个自证清白法。于是刚回到斋舍,他便为墨哥倒茶、摆好圆凳

赵宕举很受用,解释道:“老爹说,三槐堂此举不在于大祭,而在于族内大比......大祭之后,三槐堂召集王姓学子进行一场文试,遴选可造之材,记入族谱,举全族之力加以扶持。‘“记入族谱者,三槐掌将公之于众,明明白白告诉世人,我三槐堂要扶持的人尽在这份名单上,敞亮做事,你们尽管盯着。”赵宕举拉起乔时为,走至门外,指着隔壁门上“王春生”三字道,“他便是前年被记入三槐堂族谱的。赵宕举感慨道:“六岁从旁支记入三槐堂,除了当朝宰相王茂然,便只有他了。

乔时为了然,三槐堂这是氏族范围内择才用才,以维持三槐堂的长久荣耀

三槐堂今目之举,外人如何看并不打紧,他们是做给官家看的

赵宕举一说起“秘闻”,整一个口若悬河,可见黑脸老儿平目里没少跟他说这些

只闻赵宕举继续道:“不过老爹也说了,读书科考、入官成相也是讲究些气运的,三槐堂想要再出一个王茂然,岂是想要就能要到的?有时,愈是有权有势了,愈是容易养出碌碌庸流....还说王相早到耳顺之年,却迟迟不请辞致仕,为的便是撑到下一个天才的出现,接过他手中的族杖,延续三槐堂的“三公’传奇。

“听说王春生很是不错,王相对他寄予厚望,朝中人尽皆知.....可大家也说,王春生不过七八岁,谁拿得准长大会如何?”赵宕举看向乔时为,问道,“小安,你不是同他一起考了童子举吗?你觉得他如何?乔时为回想了一下,只记得那些锦衣少年都一般的孤傲,没有哪个很特别的,他摇摇头:“记不清了,没甚么印象赵宕举负手学老成,叹道:“总之,小报的事,和三槐堂是牵扯不清了。

冬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