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3 章(1 / 2)

官家打盹儿醒来轻飘飘的几句话,令世族一派乱了阵脚,他们才晓得,今夜的廷议只是走个过场,如何处置,官家心中早有定数解试舞弊一案,若是只想查庆安伯府兰桂玉一人,交由京畿南衙去办足矣。

若是想查明案件牵扯,将犯事之人一一捉拿,连根拔起,交由大理寺去办也够了

可官家偏偏把案件交给了六察司。

何为六察司

纠察官员之奸那,肃正朝廷之纲纪,六察司专门监察六部百司。这里头的官员,官职不高,但个个都是官家亲任,行事如黄齐一般生猛.....狠起来时,连官家都敢弹劾参本。这也意味着,官家认为舞弊案牵扯甚广,他要一查到底。

一旦六察司查到了证据,把事摆到台面上,事情就没法再轻轻落下了

结党营私之人,两袖之下哪有不藏龌蹉的?世族一派急于自保,便无心也无力关注什么科考新策、解试重考,全由官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这当中,又以国子监解试主考官马平喆最为冷汗淋淋

明明是开封府解试出现舞弊,国子监却要跟着一块重考,官家的意思不言而喻

世族们自顾无暇,哪有闲心顾他区区一个马平喆。

散朝以后,赵子泽赵侍郎没有急着出官,而是留在礼部等着传唤。

果然,等到目晡之时,大抵是官家睡够了、睡醒了,“传唤”终于到了礼部

赵侍郎到御书阁时,官家刚刚用完晚膳......也许是午膳,道:“赐座。

官家净手后,从书页中翻出那张献策的纸,又读了一遍,抿着嘴频频颔首,继而道:“昨夜初读,只觉妙极,今日再度细读,才知此人不但巧思,而且严谨,唯有严谨之人方能想到一环扣一环。纸上写道:.....其一,设誉录官,朱笔誊抄卷子.....可防识字画、识暗号,以免考官知晓卷子出自何方之人、谁家之子。”其二,增设对读官,-

-一读校文词,可保誊抄无误,墨卷与朱卷一致。

".....

”其五,初考官先判,覆考官再判,主考官对比二者所定等次之异同,可避免考官单凭个人喜好举卷,使得人才遗漏。官家赞道:“朕要的,正是这样‘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的良策。

赵侍郎连忙起身作揖,言道:“皇上所言之‘无情’,于寒门学子而言,乃是天大之恩情。‘

“赵侍郎,你是愈发会奉承了。”官家笑道,回到正题,他问,“此良策是哪位太学生所献?朕有大赏。“请皇上恕罪。”喜欢奉承的赵侍郎却卖起了关子,“回皇上,此子已下场参试,待其一步一步走至集英殿前,呈上锦绣文章,如拨开云雾见良辰,岂不更美?微臣以为,‘誊卷’虽为良策,但不足以作为他的名刺.....眼下就坦白,反倒会掩去他的几分光彩。与官家独处,赵侍郎又多言了一句:“需通过微臣来献良策的,总不会是权贵子弟就对了。

这应答拿捏得很准。

官家并无半分不喜,且更加好奇,问道:“赵侍郎意思是,此人之才华远不止这页良策?且必定能杏榜有名,参加殿试?“微臣狂妄,确实是这个意思。

”有点意思。”官家回想道,“上回有人敢跟朕这般吹嘘,还是在直史馆后头的园子里。‘

官家收好那张纸,不再追问,笑言道:“如此一来,开春后的殿试,朕便有两个盼头了.....到时候且看看,究竟是赵侍郎说的学子才华横溢,还是那乔四郎的弟弟更胜一筹。这下子,赵子泽胆子更大了,黑脸都红润了几分,斩钉截铁应道:“微臣所言,定不让皇上失望。....

官家要重新组织开封府、国子监解试,一是要趁机夺回京畿之地选才的主导权,二是要借此推行新策,观其效果,以便推广为了节省时日,礼部、吏部昼夜不停,全体官员连轴转,将新策付诸于实际

与此同时,开封府贡院、国子监同时告示,五日之后再试秋闱,以表公允,一应费用皆由朝廷支付一一庆安伯府正好抄出了不少钱财。许多家贫子无资租住客栈,往往数人乃至十数人合资租住民宅,集中于城西北一片。

这一夜,城西北又亮起了灯火,荧荧与星相映

自也有那悲观的,决定卷铺盖尽早回去,免得冬雪误行程,道:“再考一回?许是朝廷做样子平民愤罢了,再考十回百回还是一样的结果,何必再受一回苦?很快便有同住者站出来反驳,道:“莫兄可细读了乔解元的应试文章?又可听说乔解元之义举?

他铮铮言道:“乔解元敢以应试文章为刀剑,质问权贵究竟什么是‘君子和而不同’,他敢舍弃解元之名,恳求主考官再试秋闱,以示公允。如今争到了机会,你我却要临门退缩吗?敢问一句,倘若我等寒门不珍惜机会,不拧作一股绳,日后再有这样的事发生,谁还敢站出来?谁还看得起咱们?又言:“韩基此番再试,不为别的,单单为十四岁的少年郎敢站出来说一句‘公允肩在人为’,不管中与不中背无悔。至于‘十回百回都是一样的结果”',那便更好了,因为十回百回,乔时为都应是解元。“说得好!”众人应喝,

这样的事,不止一处两处,乔时为的名声在赛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