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建立汉朝后,发现了秦朝制度的弊端,他下达了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有本事的人才来中央当官,慢慢的,这种形式演化出了一个制度-察举制。汉朝的察举制主要是举孝廉和举秀才。
地方官员在自己的地盘出题考察,有才能和威望的人就会被推荐到朝廷当上大官。
这项制度在汉武帝时期已经基本完善,普通人有了晋升的可能。】
刘彻有些自得,这项制度正是在他手里才完善的,听着唐晓的话,他有些飘飘然。直接发了个夸赞自己的弹幕。一旁的卫青没来得及劝阻,刘小猪手着实快。
汉朝的百姓跟着刘彻的弹幕夸赞,汉朝之后的人们看见了屏幕上刘彻的夸夸,都只能在心里憋笑,他们可是知道察举的害处。
嬴政将这三个字写在了纸上,思考着可行度。
百姓们却打心眼里觉得这个方法不好,大官说谁好谁就能当官,大官自己家的人都不够推荐,怎么会推荐普通人?
【看似普通人有了出头之机,但实际不是这么回事。
拥有推荐权利的还是豪门权贵,他们只会推荐自己的家人或者是投靠他们的人,普通人就算再有才他们也不会多看一眼。
起先他们推举的人还算是有一点儿真才实学,但是慢慢他们开始了弄虚作假,有歌谣讽刺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这也算得上是一种社会潜规则。】
看来这个制度也不行,嬴政又打了个大大的叉。
汉武帝刘彻有些不太自然,前脚他还飘飘然,发了弹幕夸耀自己,后脚唐晓就说了察举制的缺点,真是让他脸上有点挂不住。这下脸算是丢光了。
百姓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我只能说先辈们还是很有纠错意识的,到了晋朝,他们也改了汉朝的制度,创造出了九品中正制。可惜,还是不行。
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九品中正慢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格局,普通百姓直接被排除在外。】
“唉。”司马炎叹了口气,没办法,世家实力太强。
嬴政此时满头问号,唐晓说了这么多,竟然还没说到点子上,照他看来,没用的制度就不用再多说。
【隋唐出现了新的制度,这项制度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清末。
有人认为这项制度不好,但我想说,一项制度能被使用这么长时间,足以证明了它本身的用处。
它就是科举制。】
嬴政以及隋唐之前的皇帝都记下了这个名称。
隋唐以及之后的皇帝百姓与有荣焉,他们之前也想着最好的制度应当就是科举,只是看见了汉武帝的打脸,他们不敢明说,怕像他一样。
嬴政聚精会神的看着屏幕,仿佛要将唐晓盯穿,他急需一个靠谱的制度。
【科举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考试,它是封建王朝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诸位皇帝陛下听好了,虽说制度好,可从唐朝到清朝还是有纰漏。
唐朝时科举正式成型,自诞生起就有了勃勃生机。但是他们的科举有好几个问题,希望你们能引以为戒。
首先就是不糊名。
在现在,班级上的普通期中期末考,老师批改卷子的时候都会用夹子夹住卷头,防止看见学生的名字,从而影响打分。毕竟有些文科科目是没有打分细则的,比如语文、历史、政治,这些科目很依赖老师的主观判断。
科举制的考试科目绝大部分都是文科,主要考察文章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考生如果有很大的名气,那就算他的文章在考试中写的一般,考官基本都会录取。
名气这种东西是可以做出来的,名气大不意味着本人的才学很好。
除了名气,还有权利,宰相大人家的公子参加科举,考官敢不录取?
不录取,那回家的就只能是考官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莫说宰相大人,就是普通高官家的子弟,考官也不敢擢落。”普通读书人默默发着牢骚。
中国自古就是个人情社会,普通人家的孩子注定会活得更加艰难。
【大家发现了科举场上的潜规则后,都开始了自己的求名之路。家里没有太大门路的寒门子弟,只能开始闯出自己的名头。
唐朝开始流行起了行卷与温卷。有意思的是,这种行为极大地发展了唐朝的文学水平。
凡是考生认为来年可能会当考官的官员,考生立马就会去他们的府邸投简历,给他们送上一份自己的文集,这就叫做行卷。
等到快要科考时,他们就会再送一次,提醒考官不要忘了自己这个人才。
课本上好多诗文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这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诗写的不错,语言简练,百姓看着屏幕上的诗句只觉得好,他们能看懂。
只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写新媳妇的诗献给考官?
稍微有点诗文造诣的人看懂了这首诗的真正含义,明白了诗人的即将考试的忐忑心情。
嬴政刘彻的注意力却不在这首诗上面,他两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