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这次直播就到这儿了,下次见。】
唐晓关闭了直播,径直坐在了沙发上。
她以前总是忙着工作,没有心思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的某一个人。
现在可以和过去的人们交流,但也只是交流,没有更深层次的互动。
她以前了解历史的途径很少,除了课堂就是电视剧。
那一个个的历史人物在唐晓的眼中是神奇的,她对他们只有崇拜和仰望。
这次不一样,她看资料的时候,有些共情了袁机。
刚开始她也不明白袁机为什么要这么选?明明她的父亲和哥哥都不是迂腐之人。
到现在,她有些明白了。
家庭教育很重要,但社会更为重要。
袁机从小跟着哥哥学习,在他人看来,袁家的这种做法有些不成体统,风言风语必然是少不了的。
袁家可以不理会一些异样的声音,可袁机不能。
小小的袁机每次出门听到最多的话可能就是,“袁家的女儿命好,也聪明,将来必然是个才女。”
亲戚当着人家的面肯定说的都是恭维话,说是这么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赞成的。
这种话听多了,袁机只会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完美,不管是道德方面,还是文才方面。
她感激家庭的开明,她也确实喜欢读书吟诗。
为了报答父母,她只能把自己活成一个标杆。
她肯定明白封建礼教的坏处,但她需要封建礼教,因为只有这种思想才能将一个女人的优劣标记的如此明显。
她需要一个好女人的标签来回报家庭。
父母给了她别人没有的东西,为了证明自己是配的,她献祭了自己。
真是悲哀!
唐晓正在伤春悲秋,其余位面的皇帝们都乐的牙不见眼。
他们收到了奖励,也都表达了对唐晓的感谢。
唐朝
宫殿森森,但气氛却很是热烈。
李世民拿着一包玉米种子左看右看,眼睛一直舍不得离开。
他看到了唐晓发送的种植指南。
没想到,这玉米竟然如此神奇,只要一粒,就能变成一个那么大的棒子。
“玉米的产量很高,一亩地足足有一千五百斤以上,这真是神种。”
李世民的语气有些激动。
魏征和房玄龄也明白陛下兴奋的点。
先前唐晓说的玉米的好处确实很诱人,可她忘了最重要的东西。
产量。
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李世民不担心突厥,这只是纤芥之疾,他们马上就会成为大唐的手下败将。
他选的自然是玉米。
可刚选完,他就发现了唐晓的疏漏。
这让他有些担心。
玉米好是好,可要是产量没有很多的话,就成了一个鸡肋。
等待揽收玉米种子的时间里,他有些担忧。
幸好幸好。
玉米的产量很高,他没有选错。
李世民正在兴奋玉米的产量,雍正看着屏幕上的炼钢之法也满是激动。
他有预感,大清在他手里定然会往上迈一个大大的台阶。
有了炼钢之法,原本的历史走向绝对会不同。
一兴奋,他直接叫来了老十三和老十六。
听到宣召的口谕,他们两位也都立马进了宫,实际上,他们都猜出来皇帝四哥之后肯定会叫他俩。
看完天幕,两人也没休息,就等着皇帝的口谕。
所有的兄弟里,他们两个算是难得的聪明人,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四爷党。
在十四蹦跶的正欢时,十六早就和两位哥哥对上了线。
他母妃在宫里虽然位份不高,可宠爱是不少的。
在康熙的后宫,宠爱能让妃子的日子过的好一点但这种好处也仅仅只作用于后宫。
老十六胤禄是密妃的第二个儿子。
老二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让人尴尬的存在,论宠爱,永远也比不过老大和老小。
额娘对自己的爱不多,胤禄早早就明白。
长大后的他因为母亲是汉人,也没有什么背景,直接是个光头阿哥。
没有政治地位,也就没有差事,办不好差事,就没有爵位,成了一个死循环。
没办法,胤禄只能把宝压在下任皇帝身上。
值得庆幸的是,他压对了。
压对宝的成果也是斐然,他和老十三成了铁帽子王。
这也就只比皇帝差一点儿,不得不说,雍正还是大方。
对于这两个弟弟,雍正是很信任的,他早在还没当上皇帝的时候,就把一些改革的决定做了。
不得不说,他真是天生当皇帝的料。
对于弟弟,他也都是和盘托出。
刚一上位,他就准备好了一切,老十三和自己搞改革,老十六管家。
三兄弟配合的很默契。
在得到炼钢之法的这天夜里,三兄弟又一次聚集在了御书房,熬夜商讨到天明。
皇帝们各有各的事儿。
唐晓也默默做着自己的努力。
这次的信仰之力不少,在耗费了三个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