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元璋的经历,大家管他叫布衣天子或者乞丐皇帝。
在他执政期间,彻彻底底收复了云南。
彩云之南,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云南是个好地方。
秦汉时期,云南一直受中原王朝的统治。
到了晋朝,中原乱成一锅粥,交州刺史爨琛一家到了云南,当起了土皇帝,他们家族统治云南长达400多年。
到了隋朝,云南才重回中原统治。
可到了唐朝开元年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建立了南诏国,南诏国一直与中原王朝相爱相杀,后来段氏家族又建立了大理国。
接下来好多年,云南一直由段氏家族控制,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文字。
要是这么发展下去,云南也会和越南一样,脱离中国。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用了铁血手腕。
打下了云南之后,拒绝了段氏家族的提议,没有搞大姓土司的间接统治,直接派了义子沐英永镇云南。
最重要的是毁了他们自己的文字,将积攒了六百多年的所有史书和书籍全部烧毁。
云南这才变成了现代的云南省。】
这些事应该是之后会发生的,也是自己能做出来的。
朱元璋心里早就想好了对云南的处置方式。
这块地方再不好好管理,心就野了。
唐晓在这方面说的不全面,按他的性子,灭了文字之后要做的事就是移民。
要是不让那些土着迁移,谁在云南谁心里都不踏实。
【在这里我再给大家说一说南北榜案,希望各个王朝能避免这种悲剧。
洪武30年,一场科举落幕了。
这次考试结果让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录取的所有进士全都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
身为皇帝的朱元璋怀疑有人徇私舞弊,结果查了半天,最终结果却是实至名归。
为了平息北方考生的怒火,维护朝廷的脸面,原来主持考试的考官和新科状元全都倒了霉,派去戍边的戍边,斩首的斩首。
只能说这些人是倒了大霉。
自从有了科举考试,南方学子一直就比北方学子强,这得益于他们的经济条件,从唐朝开始,南方水系发达,商业繁荣,一直都是各个朝代的赋税大头。
有钱人多了,读书人自然就多了,读书人多了,才子也就多了。
到现代这种问题依然存在,我给大家说说现代的解决办法。
刚开始为了公平,高考的时候大家考的是同一张卷子,但是各个省份的录取分数线是不一样的。
但这也造就了新的不公平,你是山东考生,明明考的比北京考生高,就因为北京录取分数低,结果人家考上了大学,你没考上。
这个结果,让三位山东考生不服,一纸诉状将教育部告上了法庭,说他们侵害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后来他们撤诉了,也是从下一年开始,国家调整了高考规则。
高考试卷一般有好多种,基本分为甲卷、乙卷、新高考一卷和新高考二卷,还有个别城市和省份拥有自主命题的权力。
试题不一样,各个省份的录取分数线自然不一样。
这样做,算是平衡了一些贫困地区的受教育情况,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公平。】
不用唐晓再继续说,大家也都明白了。
一族一地人才太多不是好兆头,还是要适量的录取一些别的地方的人才。
朱厚照脸上的笑容挡也挡不住,他最头疼的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现在的大明朝廷南方的官员占了绝大多数,尤其是江西。
这些人都是南方出身,一问都是老乡,别说在朝廷了,就算在老家也时常参加一些文社、文会,师门传承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些人当了官怎么可能不抱团?怎么可能不结党?
不用多说什么,皇帝们都开始思考起了科举改革和地方优待。
【朱棣的名字跟一个经典的英文名字很像,大家也管他叫judy。
当了22年皇帝,他干的事情可不少。
削藩、设置内阁和东厂,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
五次亲征蒙古,身为帝王,他做到了封狼居胥。
派郑和下西洋,扬我大明国威,影响深远,还修了《永乐大典》。
别的皇帝能干一件事情都不错了,他是各个方面,每件事情都干的很好。】
这就好,这就好。
虽说已经提前知道了他的逝世年份,可朱棣的注意力一直在他的成就那里。
无愧于天下,无愧于百姓,就算愧对了父亲又如何?
他是骄傲的。
李世民看了这些也是感慨良多,他们两个确实是一种人。
性子相像,爱好相像,就连上位手段都像。
【提起郑和下西洋,我想到了前两天刷到的小视频。
2004年的时候,我国驻肯尼亚大使收到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用中文写的,写信的是一个15岁的非洲女孩,名叫沙里夫。
她说她不光是肯尼亚人,也是中国人,她的祖先是郑和当年下西洋时的船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