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灭亡怪谁这个问题一直是后世网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都说明虽亡于崇祯,但应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
大家对于崇祯同情居多,不管是被迫还是没办法,作为皇帝的他至少保住了大义,与国共存亡。
有些网友争论的点变得不太一样,他们开始往上找补,有人认为明毁于土木,破在宣德,实亡在永乐。
再后来,变成了明亡于洪武。
当然后两种说法只是大家开的玩笑,没有生存就没有死亡,从这个观点来看,还是挺有趣的。】
朱元璋、朱棣等人不理解。
别说后世人看问题的角度确实挺清奇。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惊讶道,“这意思是咱不建立大明朝,大明朝也不会亡?”
老朱思考了半天也没明白。
不过在他心里,明朝的灭亡,万历肯定是要负些责任。
躺在别人的功劳簿里过一生,身为皇帝,他活的可真舒坦。
头几位皇帝心里有怪罪的人。
嘉靖和万历都有些不自在,大帽子扣在了他俩的头上,他俩还觉得委屈。
朱棣翻了翻手中的记录,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明朝万历皇帝称之为,福寿膏。”
这是唐晓早前直播的记录,那时候她只是大致说了一下各个王朝的兴衰。
这句话正是介绍鸦片的时候,夹杂的语句。
万历能将鸦片称为福寿膏,很难不让人觉得这孩子用过这东西。
就算只有一丝丝可能,也足以让朱棣心惊。
皇帝沉迷于如此容易上瘾的毒物,再往深处想想,可能这就是万历不上朝的原因。
明实亡于万历,果然没错。
【明朝的制度也颇受诟病。
殉葬制度,先前我说过了,不知道改没改?】
为了挽回自己的形象,朱元璋连忙回应。
“别的位面是什么情况咱不知道,但是咱现在可没有殉葬的想法,可能真的是老糊涂了,才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咱向所有人保证,大明王朝绝对抵触殉葬,这条规定会被写进《大明律》。”
这话说的有点狠,为了洗白自己竟然说定下规矩的自己是老糊涂了。
朱棣扶了扶额,满脑袋问号。
这个年轻版的父亲他着实是看不懂。
太祖都发了话,朱棣他们自然要接话。
只见弹幕上一条条都是明朝皇帝的保证。
有了明确的说法,宫妃们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她们天生也不是坏人,只是形势比人强,命不好,被选进了宫廷,为了活命就只能各凭本事。
只要不让她们殉葬,什么都好说。
【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为大明王朝立了不少规章制度,不可否认,在当时情况下,有的规章制度确实是有必要的,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户籍制度就是朱元璋走的错招。
明朝拥有最严苛的户籍制度,在老朱的思想里,大家最好各干各的事,子承父业,祖祖辈辈就这么生活下去。
农民的儿子当农民;士兵的儿子当士兵;匠人的儿子当匠人……
他把各行各业都规定死了,希望百姓都按照他所期望的方式来生活。
想法确实是好的,这样的制度在王朝初期也能实行下去,可一旦大家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别的渠道来搞钱,一家人都得饿死。
就拿太医制度来说,父亲是大夫,儿子自然也得学医。
职业道路规定死了,不管他有没有天分,反正就只能学医。
再加上明朝从洪武到宣德年,太医院竟然没有俸禄,直到宣德二年,这才有了工资。
“医士有家小者,月支米七斗;无者五斗。医生有家小者四斗;无者三斗。”
这点儿钱养活不起家庭,收入甚至还不及外面走街串巷的郎中。
慢慢的,有水平的医者都不愿意进宫,再加上流民四起,户籍慢慢也成了摆设。
皇宫中的太医大多数也只有花架子,没什么实际本领。有人还是因为贿赂人,才得以进宫,图个名头。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被开错药,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
从脉案明确是太医开错药死亡的皇帝是两位,就是朱见深和朱佑樘父子。
明朝皇帝也挺可怜,住着那么大的宫殿,可医疗服务却那么差。
他们估计还以为医者是真的无能,反正大多数人都不懂医,就算医者开错了药,大家也看不懂,自然就谈不上怪罪。】
这话说的,实在是有够挖苦人。
子孙因为祖宗的命令送了命,也怨不得旁人。
乾隆笑的最欢,他们清朝的皇帝大都读过医书,最最看重太医的医术。
没想到明朝的太医竟然这般不容易,让人家给你打白工,不知道朱元璋是怎么想的。
【同样还有各朝各代都有的贱籍制度,靠一个户口,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听着就很离谱。
还有卫所制度和东厂西厂。
这些制度我也不过多评价,能出现肯定有其合理性。
本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