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慢慢增多,已经开始有人请导游作讲解。唐晓走到下一个展品的时候正巧遇见了。
一时间,不约而同的来了好几个人,将唐晓围在了圈内。
正好这下也不用自己再偷偷查资料了,可以蹭一下解说。
端庄美丽的讲解员出现在了镜头中,一字一句的话语铿锵有力,又简明易懂。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种灯,被称为豆形灯。
这种灯算是常规款,也是大众最常用的款式。
汉代的灯比较特别、典型的是大家右边这一款。】
镜头顺着讲解员的手过去,刚开始看见的这种灯座就是一个普通的凹下去的圆盘,底下有一个支撑的东西,这种确实都是普通的灯座,没有什么可说的点。
继续看过去,新出现的这款灯造型比较别致,是好多人从来没见过的款式。
【这个灯特别在它的造型,它的名字叫做彩绘雁鱼铜灯。
灯的整体是大雁回首叼着鱼的形状,鱼的下方是灯罩,这个灯罩是可以来回旋转的,再底下就是托盘。
托盘当中放灯油,然后插上捻子点燃,就可以开始照明了。使用的时候可以旋转灯罩来调整光线的方向、大小以及强弱。
整个灯造型的这个大雁从头部到颈部到腹部全都是中空的,这样设计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置身屋内的人完全闻不到烟味。
油灯点燃之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会随着大雁体内的管道一直通到腹部,腹部装上了水,烟气不会外泄,方便又环保。】
确实巧妙。
扶苏仔细的看了看这灯上的花纹,不只是好用,它上面刻的大雁的羽毛,甚至包括大雁的眼睛,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作为公子,他平日里用的灯燃烧的不是灯油,而是更加名贵的蜂蜡。
蜂蜡燃烧的时候不会有很多难闻的烟气,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价格太过昂贵。
有了这种设计,普通灯油也能和蜂蜡一样用,能省下不少钱。
不仅是扶苏起了心思,工匠也起了心思。
有的朝代已经有了蜡烛,但蜡烛是普通百姓用不起的东西。普通百姓照明很多还是用灯油。
要是能根据原理做一批价格便宜的灯台,想必能卖的不错。
蹭完了讲解,讲解员小姐姐带着她身边的游客去了另外一边讲解别的东西。
唐晓只能一个个一个人默默往前走,让大家都能看到展品。
大家生活中都能用到的铜镜,甚至还有女子的妆盒。
一组小型的兵马俑闯进了人们的视线,这些俑和之前景帝阳陵里的人俑相比,大小没什么变化,但确实精致了不少。
【这些就是汉代的兵马俑,这些俑和秦俑的区别在于大小和颜色,除了这些,还有一个不同的点。
看最后这几组造型……
兵马俑一般都是要有兵有马,秦朝的兵马俑发掘出的这部分没有人骑在马上的造型。
汉朝的不一样,很明显,最后面这两组造型都是士兵骑在马上,从比例来看,这些马身姿矫健、身材高大,很有可能是外来的西域良马马种。
从杨家湾的这座汉墓里总共发掘出了3000余件兵马俑,其中有五百八十多个是骑兵俑,比例相当高。
这个时期的骑兵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大家能够看到,马上虽然有所谓的马鞍,但和后来两端翘起的那种马还是很不一样,充其量最多是个坐垫。
传统意义上的马具还没有大规模出现,在这样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大汉王朝还能做到马踏匈奴的壮举,是真的厉害。】
听了这句话,刘彻的嘴角都快要咧到耳后根了。
旁边随侍的人默默在心中翻了个白眼。
这位皇帝陛下是真的很容易骄傲自得,先不说现如今匈奴还没有被灭。
再就是即使匈奴被灭了,唐晓夸赞的主要还是那些上阵杀敌的将领和士兵,他们还没怎么样呢,皇帝陛下先自得上了。
长安郊区兵营
霍去病和一众世家子弟正比试骑射。
身高马大的少年郎一个又一个神采飞扬的疾驰而来,英武之气直冲云霄。
霍去病一马当先,拉开弓箭,直射到了最远处几乎看不见的那只靶子。
一众少年郎听到远处传来的那声“正中红心”之后,全都用佩服的眼光看着这个比他们年龄都小的霍去病。
平时比试的时候,骑在马上能射到近处的这只靶子就已经算是本事不小了。
有了这般珠玉在前,其他人只能在原地不敢再继续动弹,就怕表现不好,遭人耻笑。
少年郎里面有一个人满脸自豪,不停地向周围人夸耀,“这可是我公孙敬声的表弟,未来大汉的帝国双璧之一,他要是当不了第一,那就没人是第一了。”
有人冷笑了一声,倒是没反驳。
公孙敬声这等浪荡子是他们这群人最瞧不起的人。
他们大多都是贵族出身,大都瞧不起新晋的卫、公孙、霍姓之人。
自从知晓了卫青和霍去病将来的成就,这些少年郎心中的那股桀骜之气就已经消失了大半,刚才霍去病的这手骑射,又将仅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