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直播开局剧透皇帝死因> 第251章 周游列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周游列国(1 / 2)

【孔子的这趟旅程被后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周游列国,这四个字给人的感觉很闲适,但他的旅程可比这四个字所形容的艰难、惊险刺激的多。】

百姓们不明白孔子这么大的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出去?

不让当官就不当了呗,回家继续开学校教导学生不好吗?

56岁这个年纪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老的不能再老的了。

大家都是普遍30多岁就当上了爷爷奶奶,56岁,说不定孙子都生下孩子了,整一个四世同堂了,有些动作快的,曾孙子都到了上学的年纪了。

【至于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应该是他不想放弃如今的成绩。

他当官这几年也是从地方一步步上升到了中央,各种各样的事物也都了解的差不多,运用自己的理念治理的也都很好。

自己琢磨理论,琢磨了这几十年,好不容易从实践上看出了效果,结果就这么被人辞了,任谁谁都难受呀!

可是他只是想到了部分实践出了结果,这一部分的导向是正确的,从而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说,他没有想过自己的学说,可能不太适合当今的社会,或者说有一部分不太适合。

自己在鲁国当不了官是因为别人的原因,是国君和三大家族沆瀣一气,自己的制度没有错,只是人错了。

既然是人错了,那就换一批人。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决定去其他国家找找未来。】

这么一说倒是也能想得通。

一个人心心念念的执念经过好几十年的沉淀,好不容易开始实现,进度条走到了一小半了,然后就被迫被别人强行终止。

那唯一能继续的方法也就是换个地方重新开始了。

这种情况下,不管他多少岁,恐怕都会选择重开。

和年龄无关,只和理想有关。

更何况孔老夫子是想寻求一条救世之道,终结这礼崩乐坏的天下。

这样的伟业别说是普通人的一生了,就算是加上徒弟子孙的后辈,也是不该放弃的。

【既然决定要去其他国家寻找机会,那第一个去哪国呢?

与鲁国最近的齐国不行,仇人太多了。

最北边的燕国也不行,这实在是太偏远了,晋国前段时间刚刚遭遇了一波血腥内乱,这自然也不行。

至于秦、楚两国,虽然曾经都出现过霸主,但如今也一般。

最最重要的是,这两国不是姬姓,那些中原各国自然看不起这两国,觉得都是蛮夷之地出来的蛮夷之人没有丝毫教养。

在那个时候,你要是在大街上说一句,秦国最终会夺得天下,恐怕直接会被认为是疯子。

孔子要实现自己“克已复礼”的理念,自然更倾向于到那些老牌国家,能选的也就是中原的那些地盘儿虽然小,但是法理上规制比较高的国家了。】

按照孔子的观念,这么一盘点,嬴政都有些气笑了。

大秦发展不易,不过确实在春秋那个时代,秦国是那些人看不起的存在。

那又怎样。

那些只懂得讲“礼”的所谓中原国家,一个一个在战国中消失殆尽。

就连后世所说的所谓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哪一个都不是所谓的周朝正统。

田氏代齐,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于秦、楚、燕,全都是妥妥的边缘国家不被人待见。

这也是他对孔夫子那套不喜的原因,要是讲他那一套,那就没有如今的秦朝了。

不过儒家的一些思想还是可以用的,将一些思想融合在道德观念里,对于大秦的稳定还是有用的。

如今各种各样的任务,他手上的积分已经比以前稍微宽裕了一些。

嬴政偷偷兑换了后世的历史教科书,他看这个不是想知道如今的历史走向,书上也只说了个大概,也都是天幕中讲过的,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他最想知道的是后世的纲领。

看着这所谓的近代史,他越看越心惊,但也越来越佩服唐晓所说的那位。

要把大秦变成那个样子,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些东西却值得学习。

制定一些规矩,增加吏员的人数,将秦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牢牢的抓到手里。

李斯负责的大秦新思想的编撰也快到了尾声,嬴政时常盯着进度,方便时刻把握方向,这本书融合了几大重要的学派和后世的理念。

强调的是忠君、爱国、爱民,当然也包括了创新和创造。

嬴政不想要一个死气沉沉的大秦,他对各行各业都有新的期许。

这样的理念对执政者的水平要求不低,但他仍然这么选择了。

皇权最集中无非就是清朝,可看看清朝那样子,简直处处离谱。

嬴政死也不会把大秦变成那个样子。

【孔子首先将目光放到了卫国,卫国和鲁国关系还行,两个国家互相接壤,社会形态也差不多。

卫国和鲁国最初主要的作用就是看着宋国,毕竟宋国是殷商遗民。

可出身于宋国的孔子,在鲁国出生,看着这乱糟糟的天下,想用自己的办法来救世,在鲁国折腾了一圈,又跑去卫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