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直播开局剧透皇帝死因> 第261章 大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1章 大学(1 / 2)

仔细的说了说孔子的往事,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唐晓差不多也坐了这么长的时间。

镜头里大家只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倒也不算没意思。

唐晓站起身做了个热身,一回头,大成殿前面有不少人等着上香,大部分都是年龄偏大的人,估计也都是为了孩子的升学,都想讨一个好兆头。

还有人专门送了几个颇大的花篮,一派热闹景象。

唐晓准备带着大家在这个区域再看看,刚才她直接就去了主殿,没看旁边的东西。

镜头里,大殿的左侧摆着几个摊位,一个主要是卖香,另外一个卖的就是心愿牌。

大家看着这些,才明白,孔庙确实是一个庙,这些东西是每个庙必卖的。

唐晓没有走的太近,只是给大家看了看,然后她的心神就被被一个个金榜题名的告示栏吸引了。

别说,大家对这些也挺感兴趣的。

好几个告示栏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红色的木牌,再搭配上金榜题名这四个字,不用多说,这肯定是祈求能考一个好成绩。

凑近一看。

“孔爷爷保佑,让我孩子能考上清北。”

“985、211等我。”

“上岸,上岸。”

“公考加油!”

“考研加油!”

……

这些牌子上写的字词大家有些懂,有些是完全看不懂。

唐晓之前稍微给大家介绍过后世的考试,像是这个清北,有人猜测这应该指的就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还有考研,有些聪明的人也能看出来,这指的是考研究生。

其他的,大家就不知道了。

唐晓只能一个接一个的解释。

【我先说一下上岸和公考。

上岸指的就是考试成功,算是一种说法。

公考相比于你们那个时代,就算是考科举。

就我先前提到的公务员考试。】

这倒是不难理解,只是那两个数字比较令人费解一些。

【985和211指的都是重点大学,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985。

其实指的是1998年5月份的一个关于几所重点大学的讲话,之后就被叫成了“985工程。”

最后并入这所工程里的总共有39所高校,都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学校。

至于211和这个概念差不多,这个概念的提出时间还略微早了几年,在1995年就提出来了,主要就是面向21世纪要大力发展一批重点大学。

这批学校和985的那39所学校是有所重叠的,只是数量多了不少,总共有115所。

这些学校合起来,被大家称为“双一流”,其实也就是大家概念中的名校。】

100多所大学,这还只是名校。

那全部的大学又有多少呢?

恐怕是大家不敢想的数字。

这个数字就连嬴政都有些心惊,大秦虽然有后世所说的学校,但与之相比,要原始的多,还不如后来其他朝代的那些学堂呢。

早些年最着名的也就是稷下学宫,甚至后世的教科书里也有提到。

教科书里说,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

这样的赞誉不可谓不高。

嬴政想着就算他之后的学校办的再好,在时间线上就已经失了先手。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办一些更为先进的学校,要想达到后世大学的高度,至少也得发展个几百年。

【办学校是要花钱的,越好的学校所需要的资源就越多。

就拿北京大学举例子,学校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财政拨款。

二是功成名就的校友捐赠。

三是学校可能会承担一些国家级别的科研工作,这方面相关部门肯定会有基本的预算拨款。

最后一个就是当地的财政扶持。

北京大学一年要花200多亿,国家一年直接拨款就有50多亿。】

虽说办学校确实要花钱,但也不至于花这么多钱吧。

大家属实有些理解不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花钱主要就是花在了建学校,然后就是招老师,再没有别的地方。

这些都弄好之后就等着挣钱吧。

各个书院不可能免费教书,有名的书院束修就越贵。

能去学院读书的身上都有一二功名,至少也得是个秀才,家里就算贫困,这些钱也是能负担得起的,毕竟自古以来都不缺那些投资才华的富商。

那些县里极有钱的老爷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给那些有才华且年轻的新晋秀才投资,供养他们继续往上考。

他们也只能接触到一些穷秀才了,至于举人,轮不上他们巴结的。

广撒网,大部分钱自然都是打水漂了,不过不要紧,只要有一个将来能够功成名就,这钱就能千倍百倍的赚回来。

【现代的大学和古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科增加了很多。

文科类还好,花钱的地方主要就是聘请一些名师学者再多买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

花钱的大头就是理科,一些重要的实验项目,还有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