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第372章 叫爸爸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2章 叫爸爸(1 / 3)

第372章 叫爸爸

蒙骜死后,秦军荥阳守军及水军向虞军投降。

他们的投降,也是蒙骜的遗命。

蒙骜自知此去有死无生,所以早就给这些跟随了他多年的将士留了一条后路。

蒙骜很清楚,自己有死无生的这一战,胜利的机会微乎其微;一旦失败,秦国也就没了最后的希望。

既然如此,还不如给老秦人留点儿种子,给这些跟了他多年的士兵一条生路。

所以,他才留下了这道军令。

当然,蒙骜这么做,其实也是在给他的孙子一条生路。

有了这份厚礼,大虞总不至于再杀了他的两个孙子吧?

自从有了白起的例子之后,秦国的顶尖将领在谋身这一块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蒙骜之前就是因为太过谋身,所以错过了去河北整顿兵马的机会。

他很后悔,也不后悔,但更多的还是后悔。

秦国的这次惨败,不仅意味着秦国的衰亡,也意味着蒙骜信念的崩塌,事业的崩塌,只可惜,他懂这个道理懂得太晚了。

他无法向杀了他儿子的虞人投降,也无颜面对自己、面对先王,所以才会舍命一击。

但同时,他也留下了最后的希望。

有了蒙骜的配合,大虞军队得以轻松占领荥阳,兵进洛阳,扣关函谷。

函谷已是咸阳最后一道屏障。

此时的咸阳一日三惊,所有人都意识到,大秦要完了。

受辱之后百般不甘秘密准备的吕不韦叫来李斯等心腹,企图发动政变。

此刻,只有政变才能救秦国。

然而李斯却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

李斯其实比吕不韦更像是一个商人,他只会站在胜利者一方。他当然已经意识到秦国已经完了。

统一的大势势不可挡!

虽然李斯也不明白,才短短的十年间天下怎么会发生如此惊变,明明不可一世的大秦怎么忽然间就要完了?

但是李斯也明白,这个时候是不能够跟吕不韦一条路走到黑的。

吕不韦就算兵变失败而死,也会留下身后名,可他呢?恐怕到时候史书上都不会留下一個名字。

李斯最好的出路其实也是兵变,不过不是兵变后支持秦军抗拒大虞,而是兵变后放大虞军入关。

只可惜,李斯并没有这样的实力。

事实上,就算是李斯不出卖吕不韦,吕不韦的计策也不可能成功,甚至吕不韦本身恐怕也知道不会成功,只不过,他想要拼死一搏而已。

有些事,做了可能会失败、会后悔,但如果不做,一定会后悔。

然而,吕不韦所控制的那部分罗网早就已经被渗透成了筛子,吕不韦的一举一动,对于徐庶、惊鲵而言,没有任何秘密。

于是,吕不韦锒铛入狱。

没被杀也是因为徐庶没有收到董璜的命令。

然而,就算是到了这种时候,就算是赵高已经“指鹿为马”,就算是王翦、吕不韦先后出事,也仍旧有人想要救一救大秦的。

哪个王朝,都会有殉国者的存在。

他们有的上书,请求放弃汉中一线,将在汉中的精锐全部调过来放手函谷关一线;甚至建议连武关、旬关也放弃,全力龟缩关中。

作为四塞之地,关中守还是能够守得住的,前提是没有内鬼。

再坚固的堡垒也挡不住内部的破坏。

秦王政一死,赵姬夺权,对于大秦而言是致命的。

事实上,自从秦王政“合理”的被刺杀之后,秦国的国运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曾经后馨出手都有可能九死一生的国运之力,骤降到后馨出入秦宫已经畅通无阻,想打扶苏的屁股就打扶苏的屁股的程度。

策略没有问题,但现实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更聪明的,则直接进行了兵变,这些人中以蒙恬、蒙毅等少壮派将领和战争代行者余孽为主。

蒙恬等人之前就在训练骑兵军阵,手中还有部分精锐的黄金火骑兵,与战争代行者余孽一拍即合,决心发动兵变。

他们的兵变自然被残酷镇压,但是蒙恬等人却抢救出了一个王室成员王子婴,蒙氏兄弟带着他一路向西而去,决定去投奔镇守汉中的羌廆与昌平君。

他们手中还有一支用来防备大虞军从巴蜀北上的部队。

因为地形缘故以及防守的当,就算是以高顺之能,又有戏志才、甘宁、王平、范目等大将相助,这些年也没能突破剑阁——葭萌关一线。

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就像是当年楚军、秦军都拿大虞的水军没办法一样,这种地形之下,大虞也拿秦军没有丝毫的办法。

事实上,如果不是大秦中枢出了问题,大虞想要击败秦国还不知道也费多大的劲儿,甚至有可能永远都突破不了山河精兵与名将的屏障。

总而言之,这段时间里,为了拯救大秦,有大量秦人做出了努力,然而杯水车薪。

因为大秦中枢的问题,函谷关很快投降。

大虞兵进咸阳。

华阳太后领着儿媳赵姬,赵姬领着儿媳扶苏之母,扶苏之母抱着秦王扶苏,带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