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着问道,“那如果本宫派其他人去呢?可有人敢应下?”
顷刻间,众人都目露犹豫。
即便是支持戚风请宁隼回来坐镇的人,这会儿也不敢妄言。
支不支持请人回来,和能不能把人请回来,其实是两码事。
这等大事,谁敢轻易应下?
百里铓犹豫了一下,站了出来。
“启禀皇后娘娘,末将愿意陪同戚将军一起去南边请太子殿下回宫主持大局!
除此之外,末将以为臣和戚将军笨嘴笨舌的,只怕不能保证说服太子殿下回宫来。
末将愚见,若要议和并请太子殿下回宫,需要派遣一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之人前往。
此人需具备足够的智谋和威望,方能说服太子殿下。
以防万一,还需一支精锐部队随行,以确保安全。
但具体人选,末将不敢妄言。”
慕斯容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她转头看向其他人,问道,“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众人沉默片刻,有人提议道,“皇后娘娘,臣以为可以派礼部尚书前往。
尚书大人熟于朝廷规制,不会冒犯了太子殿下,又善于言辞,可以更好地与那边沟通。”
另有人反对道,“不妥!朱大人虽擅长言辞,但缺乏军事才能。若遇突发事件,难以应对。依我之见,应选派一位既能文又能武的大臣前往。”
“这样的大事应该请王丞相出马,当初划江而治的契约书就是王丞相帮着签下来的。同太子殿下打交道,王丞相熟悉!”
众人纷纷发表意见,再次争论不休起来。
慕斯容静静地听着,心中暗自权衡利弊。
她知道,这一次的选择关系到朝廷的稳定和未来,必须慎重考虑。
按理来说,让王勉和戚风并上礼部尚书一同前往,实乃最合适的人选。
可想到王勉的所作所为,她委实不敢贸然把这样的重担交托于他。
这中间若是出了纰漏,华北危矣……
老神在在的王勉不说话,只等着慕斯容点名让他去南边和谈。
听皇后娘娘这意思,和谈请人回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眼下,唯一需要敲定的就是由谁去南边请人了。
这偌大的朝堂之上,除了他还有谁能胜任?
毕竟,他可是“朝堂第一人”的存在!
想到这里,王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信与得意。
至于宁隼拂他面子的事,此一时彼一时,这次去青阳县,他是打着朝廷的名义去的,即便最后请不回人来,丢的也不是他王勉的脸。
更何况,如果真把人请回来了,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到时候,他王勉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得到新皇上的看重,成为朝堂上最受瞩目的人物。
如此一来,之前所受到的委屈都将化为乌有。
有这般好事,他能不去吗?
想到这里,王勉忍不住暗笑出声。
简直是连老天爷也在帮他啊!
上座的慕斯容略一沉思,淡淡一笑。
“既然如此的话,这去南边和谈请太子殿下回宫的事就交给戚将军、百里将军和礼部尚书朱大人吧!
你们拿着本宫的懿旨即刻出发,转道苏杭,请久居苏杭的闻白丁大儒家同你们一同前往。
有闻大儒出马,事已然成了一半。”
众人恍然大悟,都是忍不住狂喜起来。
“对啊!怎么把闻大儒给忘了!”
“有闻大儒家出马,这把人请回来的几率又大了几成!”
“也是第一公子百里玄隐居山林了不在京都,不然的话,请他出马也是一样。”
这边王勉还在懊恼着,那边戚风一行人的队伍已经出了城,朝着苏杭方向去了。
为了赶时间,刚出了京都城,这队人马兵分两路,一路由戚风带领,直奔青阳县,另一路则由百里铓率领,快马加鞭地赶往苏杭。
按照百里铓的计划,他将先到苏杭接上闻大儒,然后再与戚风等人会合。
这样一来一回,他们至少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
而戚风所带的队伍,则继续沿着预定路线前行,前往青阳县。
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障碍。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遭遇了一些小麻烦,但都被戚风和他随身的兵将巧妙地解决了。
一路上,但也是顺遂。
朱大人官至礼部尚书,更是在丹青一道上颇有几分造诣。
一路走来,他的马车里随时准备着丹青笔墨和文房四宝,路上的所见所闻皆跃然于纸上。
纸上的盛况虽然惊艳,却远远比不上亲眼所见的震撼。
原本朱大人只想着往青阳县跑一趟,走走形式,能不能把人请回去他没抱几分把握。
可一路走来,看着明显与北边截然不同的百姓生活,平庸了一辈子的朱大人想尽力争取争取,为北边的老百姓也能争取来一样的生活水准。
这会儿,朱大人的请人的腹稿是改了又改,终是不能令他满意。
与此同时,百里铓带领的队伍也在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