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343章 曹操:既要又要还要,我全都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3章 曹操:既要又要还要,我全都要!(1 / 3)

袁谭在渤海郡战场被袁尚击败、仅剩一座南皮孤城,这是七月份发生的事情。

而幽州战场出现连锁投降,丢掉代郡、上谷,则是八月份最新出炉的战绩。这消息传到许都,也才刚刚一两天呢。

青州的袁谭自己,都是刚刚才知道这噩耗不久。而南方的刘备阵营,甚至直到此刻还不知道代郡、上谷已经丢了。

凭良心说,丢掉代郡和上谷,对于刘备、袁谭一方来说,确实算是一个打击。

但如果让穿越者诸葛瑾来评估的话,他倒是会觉得:仅仅丢掉代郡、上谷,就把焦触这个袁谭阵营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排雷排掉,也算是值得了。

谁让袁谭麾下的势力,本就根基不牢,人心不稳呢。焦触这种墙头草,意志毫不坚定,历史上就反复投,留在己方阵营内部,始终是个隐患,早暴露早肃清早好。

今天焦触能因为袁谭形势稍稍不利,就立刻投降袁尚、完全不带犹豫的。那将来曹操打到袁尚那儿,袁尚只要形势不利,焦触也会立刻投曹,这种货色能投一次就能投无数次。

所以从这個角度来看,袁谭阵营的损失还是可接受的。而且幽州的领土,原本就过于狭长,东西方向上覆压千里,南北纵深却短得多。

如果袁谭要长期守住幽州全境,那会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将来会把刘备的军力也拖累死。

尤其是燕山以西的内陆余赘之地,远离大海。燕山又阻断了大部分河流,海河/易水也流不到那些地方,刘备目前的兵种优势无法发挥,补给路线也覆盖不到,完全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而把那些地方暂时丢给袁尚几年,未来可能会丢给曹操,这才便于刘备集中兵力,依托沿海,发挥本阵营的优势,稳固防守反击,逐步壮大自己。

等将来刘备步骑水陆全面发展扎实了,再找回场子也不迟,有舍才有得嘛。

……

袁谭和袁尚如此这般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这一切情境看在曹操眼里,才促成了曹操和荀彧对南北两线用兵节奏的调整。

曹操心里很清楚,今年剩下几个月,可以让袁尚和袁谭把仇再结深一些,确保将来再遇到外部威胁时,也无法收手休战。

但是到了明年,曹操是肯定要以北线为重的。这也就注定了他在徐州方向,只有今年秋冬这几个月的用兵窗口期了,到时候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见好就收。

因为曹操和荀彧评估的结果,都认为:要是明年开春后还不北上,曹军主力还继续咬着刘备的话,那袁谭真有可能被袁尚彻底打死了。

至少南皮城明年春夏肯定是守不住的,袁谭在黄河以北的那部分土地,很有可能被袁尚吃光或者掐断。

真到了那个时候,袁尚就重新拥有完整的黄河防线了,这不是曹操愿意看到的。他要把握好尺度,确保在袁谭衰而不死时,和袁尚再次精准翻脸。

即使是今年冬天这几个月,曹操也在琢磨着,有没有可能在不吓住袁尚、不妨碍袁尚打袁谭的情况下,稍微削弱袁尚的力量。

比如让袁尚在东边保持进攻、西边却被徐徐削弱,而袁尚依然能冥顽不灵继续一头往东扎,希望从东边把损失找补回来——

这是曹操所希望的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上未必能实现。

真要是做到了,那就好比战国时期,秦国甘罗十二为上卿,出使赵国,劝说赵国向秦国割地服软,同时诱导赵国别记秦国的仇、去燕国身上把损失找补回来。

还别觉得这种事情匪夷所思,历史上就是这么发生过的。甘罗找到赵王,让赵王主动把河间五城割让给秦国,然后劝赵王进攻燕国的上谷地区,夺取了全郡三十城,还分了一小部分给秦国。

只不过,曹操要想实现类似的目的,难度却大得多,他也需要顶级谋士帮他从头好好设计一下。

……

所以,在确定了对徐州用兵的时间窗口期长短、以及明年开春后何时重新北上、这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后,

曹操就试图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多捞一点,往这个时间表里填充更多的内容。

而这种顶层谋划设计,曹操当然也是一事不烦二主,继续逮着二荀这样的顶级谋士薅计策。

“今年秋冬,乃至来年早春融雪之前,可有别的办法可以配合目前的大方略使用,既不过分触怒、刺激袁尚,不至于让他停止对袁谭的进攻,又能适度、师出有名地削弱袁尚?还望诸公好好筹谋。

孤也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孤就是既要削弱袁尚,又不许他记仇还手。”

讨论完前一个战略问题后,曹操就这样顺理成章地继续对二荀施压,希望压榨出一些奇谋来。

丝毫不觉得自己这个“既要又要还要都要”的甲方有多么过分。

荀彧和荀攸的第一反应,自然是目瞪口呆,苦笑不已。

司空的要求太高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做到!

冥思苦想良久,荀彧和荀攸也只是喟然长叹,委婉表示这实在强人所难了。

曹操却不甘心就此放弃,他觉得问题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就拼命给手下人鼓劲,让他们放开胆子想,还给二荀讲历史故事鼓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