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347章 大幕已经拉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7章 大幕已经拉开(1 / 2)

诸葛瑾此番私自北上,来得还算及时。

因为就在他跟关羽商定好东海之战的部署思路后,仅仅只过了三四天,夏侯渊就发起了这场秋季攻势。

五六万曹军,倒也没有第一时间全部涌入东海郡的沂东地区。但至少有近两万人的骑兵部队,在开战的第一天,就打着琅琊、泰山诸贼的旗号,疯狂突入,穿插包围,拉开了这场宏大偷袭的序幕。

仅仅第一天,曹军骑兵就入境百里之深,切入到了东海郡最东北部的两个县祝其和利城以南。将这两个县和东海郡其他刘备军占领区切割开来,威势不可谓不猛。

关羽军也确实没能阻挡这种汹涌的偷袭推进,因为曹军已经控制了琅琊和东海郡的东部边界北侧,已经渡到了沂水以东。

琅琊郡的刘备一方守军,无论是高顺部还是鲁肃部,如今都还在莒县和诸县城里龟缩着呢,无法出来阻挠曹军的调动。

在东海郡与琅琊郡东段边界无险可守的情况下,也没有河流需要航渡,骑兵大军在一马平川的苏北大平原上绕开城池,专挑野外田园行军,一天推进一百多里,那是非常正常的。

被夏侯渊部暂时三面包围的祝其和利城二县,大致相当于后世连云港市的赣榆区,也就是后世连云港最北边的那个区、已经是苏鲁交界了。

相比之下,糜竺一家的老家朐县,则是相当于后世的连云港主城区。曹军插入到赣榆区和主城区之间,切断两地的交流,对朐县的威胁,也已经非常明显。

此时此刻,淮北的秋收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但从“秋收”到“冬藏”还是需要时间的,很多刚收上来的麦子还没来得及集中调运仓储,都还留在普通百姓手上。

哪怕战前关羽、陈宫和糜竺已经尽力加快物资的集中、坚壁清野了,但终究不能避免相当一部分野外百姓手中的粮食,被夏侯渊的军队裹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夏侯渊又不傻,他就是看准了这個时机开战的。无论刘备军对于秋收冬藏的工作多重视,提前多久,夏侯渊都会趁着刘备军完成坚壁清野之前出兵,最终还是能抢到一些。

沿着边境第一线的几个县,被抢是无法避免的,谁来都不好使。能够改变的,只是后方纵深地带的钱粮。

而夏侯渊在裹挟了祝其和利城野外的数千户百姓、抢了几万石粮麦后,也是颇为得意,觉得关羽果然没有想到自己会打着泰山贼的旗号扩大战事。

此前在琅琊沂蒙山区受的憋屈,也暂时出了口气。

开战后的第二天,夏侯渊本人也带着后军步兵主力,逐次通过了原本东海郡和琅琊郡的边界,还带着随军谋士郭嘉,和部将李典、高览。

夏侯渊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军容雄壮的队伍向南浩浩荡荡推进,内心也是澎湃顿生,以鞭梢遥指南方,对郭嘉说道:

“没想到奉孝之谋,果然瞒过了关羽,他对于琅琊、东海边境,竟是完全没有设防,看来我军早就该打臧霸孙观的旗号,对淮北平原下手,主公就是畏首畏尾,怕南北两线开战,在琅琊浪费了两个多月。”

夏侯渊跟曹操是哥们儿,他可以私下里说说这种话。但郭嘉肯定是不敢附和的,而且他也知道情况没夏侯渊想的那么简单,便很有节制地稍稍泼泼冷水:

“将军此言差矣,若非我军前两个月谨遵只攻琅琊、不攻东海的方略,关羽又如何会放松戒备?一张一弛,正是兵法正道,曹公所谋者大,每一步都有他独到的考量,非我等可以揣测。

而且东海与琅琊的边境,无险可守,关羽一开始选择坚壁清野,放纵我们入境,也是无奈之举。他的兵力远少于我们,怎么可能一上来就野战对攻、主动寻求决战?

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后面才是关键。要看关羽具体如何应对,他究竟是会舍弃淮北百姓,彻底在东海境内全面坚壁清野,还是在被劫掠得受不住之后,被迫与我们一战。”

夏侯渊听了,稍稍有些扫兴,原本挥舞的鞭梢也顺势往下一带,“啪”地一声抽得战马吃痛,人立而起。

好在他马术惊人,在没有高桥马鞍和双侧马镫的情况下,依然稳稳坐在直立起来的马背上,直到战马平复回四蹄着地的状态:

“那你倒是说说,若是关羽坚持坚壁清野,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郭嘉对于这些问题,当然是心中早有预案:“若是关羽坚持高垒深沟不战,我们首先应该挑拣一下,看那些被我们切割包围的县城,有哪些防守兵力薄弱的,可以一两个月之内拿下,便趁虚拿下。

关羽兵力远少于我军,东海又地势开阔,不比琅琊地处山区,所以关羽不可能处处都防守,守不住的地方,我们收下便是。

我军有骑兵之利,哪怕最终战线犬牙交错,也无所谓。将来等我军回师北顾时,就算关羽组织反攻,我们也可以仗着骑兵之利,救援前线孤悬之城。

在拿下这些兵力不足的城池后,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看看有没有什么攻敌之所必救的要害,围城打援,逼着关羽来野战,消灭其主力。

这个选择,是建立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的,也就是北线公达、元常他们联络马腾攻打并州进展缓慢、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