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358章 曹贼抢别人的,我们就抢曹贼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8章 曹贼抢别人的,我们就抢曹贼的(1 / 3)

“夏侯渊龟缩到彭城,又得曹贼从河东战场抽兵增援,果然难以攻破。为今之计,如之奈何?”

随着时间进入腊月,在对彭城郡尝试了两次攻势后,关羽此轮反攻的胜势也终于走到了强弩之末。

偏偏关羽心高气傲,舍不得反击攻势到此为止,还多强撑了一会儿,结果把十月底赢回来的那点本钱,又吐出去了两三千,这才被迫知难而退,回到兰陵跟诸葛瑾、鲁肃等人群策群力、商议对策。

不过总的来说,此次徐州战役,刘备阵营还是大胜、完胜。歼敌三万多,俘虏改造就一万大几千,最后赔回去两三千,还多是降兵炮灰,这个结果也可以接受。

打仗嘛,总是有赚有赔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上了牌桌,只要下大注的那几把都赢了,其他小注的时候及时止损,就已经能算顶级名将。

没有人能每次都精确摸准及时收手的时间点的。

面对关羽的惆怅,诸葛瑾的心态就要好很多。

此番反攻拿下了琅琊全境,也基本拿回了东海郡,曹刘双方在徐州的势力范围,已经从五五开变成了二八开。

诸葛瑾便让人取来地图,指着图持重地建议:

“云长不必焦急,隆冬时节用兵,对进攻一方的不利太明显了。彭城又与曹贼后方腹地连接紧密,没有增援、补给不支的风险。这种地方,还是等来年春耕之后,瞅准时机再战。

而且曹操此人,素来拿得起放得下。此番让夏侯渊进攻我们掌握的徐州淮北部分,一开始只是试探。见好要收,见坏更要及时止损。我们眼下需要考虑的是,给曹操留点面子,让他来年开春先对邺城动手。

而他对邺城动手之时,南线兵力必然空虚,到时就是我们在南线对彭城乃至泰山郡动手的良机。”

关羽听了,对于诸葛瑾筹划的进攻时机倒是没觉得不妥,但诸葛瑾提到的“给曹操留点面子”,关羽还是难以理解。

“都打成这样了,还有什么面子可留?”关羽不解地问。

如果说一开始刘备军打着袁谭的旗号跟曹操冲突,曹操后来又打着泰山贼的旗号反攻恶心刘备,当时双方还有可能管控冲突升级的范围。但现在夏侯渊折兵三万多,损失规模到了如此程度,双方已经彻底撕破脸了。

诸葛瑾却对此很有把握:“云长还是性情义气中人,眼里揉不得沙子,自然理解不了。曹贼却是老奸巨猾,能屈能伸。哪怕他心里明知道跟主公已经彻底不死不休了,但只要明面上给个台阶下,他还是会顺势下坡争取先灭袁尚,以免长期腹背受敌。

我们在面子上配合曹操一下,也不是为了骗曹操,只是帮曹操骗骗天下无知之人罢了。”

历史上曹刘、曹孙之间,那也是长期不死不休的,谁都知道最后肯定要灭掉对方。但实际上利益关系变化莫测,到了希望队友抗伤害、或者希望以邻为壑的时候,适当给面子给台阶的事情,也是不少的。

否则赤壁之战后,曹操能跟孙权反复拉扯十几年?

有时候孙权只是给曹操一张“老贼不死、孤不得安”的小纸条,曹操都能从中看出善意,至少看出“孙权没想真心跟他死磕到底,孙权还指望曹操的势力去打汉中、给刘备添堵”,从而从合肥、濡须撤兵。

可见曹操此人,在轻重缓急的问题上,是非常拿得起放得下,非常深沉的。也知道“一处吃亏了,如果不能马上找回场子,那就认认怂稳住局面,从别处找补回来。”

所以历史上曹操才能“打一次孙权,没赚到,回头秒个马超回回血回回威望。再打一次孙权,还是没赚到,回头秒個张鲁回回血回回威望”。

现在诸葛瑾想给曹操留点面子,这才哪到哪啊。

诸葛瑾虽然不能举这些如今尚未发生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他对曹操的认识肯定是非常精准的。

在他铁口直断说出这个判断后,关羽倒是还没被说服,一旁的鲁肃已经深以为然,触类旁通,然后就帮着诸葛瑾解释。

鲁肃找了很多此前有证可循的蛛丝马迹,帮着说服关羽,说得关羽一愣一愣的,很快也相信了这一点。

诸葛瑾原本还在想如何找论据,这一下倒是轻松了,心说难得他也有“外置大脑帮着想问题”的待遇。

诸葛瑾只负责提观点,提论证思路。具体怎么找论据,有鲁肃代劳。

就好比挂通讯作者的导师只要负责想课题、想思路就成,后面的体力活自有他带的研究生搞定。

关羽被说服后,问题就简单了,他很务实地请教诸葛瑾,具体该如何操作。

诸葛瑾也随口点拨:“此番大胜夏侯渊,我们也不必过于宣扬炫耀,只得实利,不要羞辱敌人。但对于斩杀臧霸、孙观一事,以及肃清琅琊贼、泰山贼余孽,则要大张旗鼓。明明只做了三分事,吹嘘也要吹成七八分。

对于降将,当然是可以任用的,但是对于顽抗至死的顽贼家人,可以适度施压加刑,甚至株连,以示我军化解琅琊当地豪强、山贼抵抗需要牵扯不少精力。具体如何平衡人心、确保恩威并施长治久安,我看就由子敬细细揣摩好了。

只要曹贼领悟到了我们的态度,自然会在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