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远门呢。”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开始各自做自己的事了。
顾晓然安静地翻看着书,秋火明低头码字。
直到办事员走过来通知道:“下班了……明天来吧。”
秋火明背着书包跟顾晓然前后脚走出图书室,在外面的长廊上,把自行车给推了出来。
“咦,你的车呢?”秋火明扫了一眼,走廊上没见到她的那辆凤凰26.
“车链坏了,过几天拿出去修。”
“那我送你回去吧。”
“哪有那么娇惯,这么近,我走路就可以了。”
“那你17号咋整,你家到我家还挺远的。”
“17号,要不……”顾晓然微微歪着头打量着秋火明。
“我去顺你吧,让丁宇去顺李明。”秋火明善解人意地接了她的后半截话。
“好啊。”顾晓然把手上的宽沿草帽戴好,笑着应道。
两个人朝着文化馆的大门口走去,到了门口分道扬镳。
5点半的阳光依旧热烈,还好这时候的太阳移到了西面,他往东大街骑车,背光而行,街道被光线拉的明亮又带着一丝昏黄的金色,两侧颜色衰败的房子与街道上行走的人,都仿佛度上了一道光,让秋火明神色有一阵晃然。
车子飞快地朝前驶去,秋火明的头发被风拉起,露出光洁的额头。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有些心潮澎湃,大概是见证了丁浩踏出的这第一步,在历史大潮里,总有几个惊才绝艳的人,他们目光独到,敢为天下先。
这个时代的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视野与决心,他可不能输了……
到家的时候,红兵跟两位师傅都回去了,地面扫过,建筑垃圾被清理了一番,两间砖瓦房已经成型了,后面大概就是铺设屋顶的瓦片,还有室内的粉刷……
秋火明对建筑没多少研究,也就是看个热闹。
车子放在门口,他取来布条,开始擦车,大妹在厨房里淘米煮饭,烧菜基本还是陈素娘来,她主要是打个下手。
小妹在门口找芦花鸡归笼。
没多久,陈素娘就回来了,跟她一起回来得还有秋建设,几天没见,他的肤色黑了好几度,精气神却很好。
吃晚饭的时候,听他在聊,“街道这次办的手工工厂,就是给这些返乡回城的人准备的,朱奶奶的儿子、儿媳都可以进去,按件计费,也是一个营生,他们家现在一家五口人挤在一个单间里,实在是不像话,他们家原来的四大间给他们要回来了,过两天就能搬……”
陈素娘叹了口气,“这一家人回来,倒是让杜家那小姑娘吃苦头了,他家那小二子,可不就是个野孩子么,一回来就跟他姐打了一架,要不是朱老太太拦着,怕是要破相了。”
大妹气恼地说道:“他们家就是重男轻女,明明秀敏姐姐那么优秀,哪点都比那个二宝强。”
小妹也附和道:“爸你帮了几个坏人回来了……”
秋建设原本还有些兴奋的神情顿时一僵。
陈素娘脸色一拉,“别瞎说,能回城就是好事,他们家不和,那是他们家里的事情,跟回不回城没关系,你们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情。”
“有朱老太太在的一天,杜家小姑娘就有人护着,她父亲对朱老太太还是孝顺的紧,听说一到家就给朱老太太磕了几个头……”
秋火明冷哼了一声,“能不磕头吗,一个大男人,一家人都靠老太太接济……”
陈素娘一时语塞,划拉了一口饭进了肚子里。
“还好,我们家和和睦睦的,对吧,妈。”秋火明赶紧补了一句。
大妹也赶紧说道:“就是就是,我们家好。”
陈素娘的脸色稍霁,秋建设又开口了,“县里引进了一套做罐头的设备,这些日子也要招人。”
“是北门那个厂吗?”秋火明问道。
“就在那,从外地找了个师傅,在调试,听说外省好几个罐头厂能出口了,这可是创外汇的好事情……”
秋火明一边吃饭一边想,这事情悬,出口哪有这么容易的,况且无城县这个小地方,走水运倒是一条好路,但是当地没有大的港口,也没重视交通这一块发展,酒香也怕巷子深。
“爸,啥叫创外汇?”大妹问道。
“就是把东西卖给外国人,外国人把外国的钱给我们……”
大妹点点头,“就是电视上的那些洋人。”
这里是内陆城市,小城里的人,大多数都没见过外国人。
省城的国宾馆,倒是有外国友人,加上省城的几个大学,偶尔也会有些国际学术交流,但都不多。
“外汇券可是好东西,可以在友谊宾馆、一些大的百货公司里买到很多洋货。”秋火明扒拉了一大口饭后说道。
“这你哪儿听说的。”这种事情其实秋建设也不懂,他那会儿在省城读大专的时候,还没改革开放呢。
“我们班有个插班生,她的很多东西都是外汇券买的,质量、款式都是国内没有的。”
“你可别学现在有些年轻人,说什么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秋建设沉着脸教育道。
“嘿,这天上的月亮就一个,哪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