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香港的电视市场也和内地一样,都是年限越久远,收视率越高。
比如《上海滩》拍摄于1980年,彼时香港的娱乐业还不是很发达,大多数市民每天的娱乐项目,就只剩下看电视。
所以《上海滩》播出时才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奇观。
但是当其他的娱乐行业逐渐兴盛,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之后,电视台的收视率也开始随之下滑,越来越难以回到当初那种人山人海的境地了。
就像自1992以后,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竟然变成了《憨夫成龙》,而这部戏的平均收视率也只有37%。
所以能在1989年创造出60%的收视率,好声音剧组和关沛珊都已经足以自豪了。
但这样超高的收视率,伴随的却始终都是香港各大媒体的质疑。
正如《东方日报》所说,这种“毫无意义的无厘头选秀”,拉低的不是TVB的节目质量,而是香港市民的整体素质。
虽然《东方日报》因此天天被人打电话投诉,更是被香港市民骂的狗血淋头,但是他们的话,却还是引起了众多媒体的争相转载。
大家都觉得好声音虽然好笑,好玩,但是太低俗。
无休止的秀下限,让那些“看起来智商不是很发达(东方日报原话)”的参赛选手出乖露丑,借以博取观众的眼球,这种节目,真的是好节目吗?
媒体甚至因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不过这个时候,好声音节目组也终于要抛出他们的“杀手锏”了!
正片来袭!
伴随着海选节目花絮播出的最后一晚,一直以来对很多业内人士来说相当神秘的好声音正式节目,也终于出现了一段预告片。
预告片的内容和之前的海选花絮截然不同。
只见一开场就是四把椅子,光秃秃的画面,没有人,每把椅子面前都是一片漆黑的舞台,仅仅只有一盏吊灯,映射出四把椅子和舞台之间的空旷。
而这四把椅子也很奇怪,一看就是高级货,可是它们都背对着舞台,不知道什么意思。
再然后,一段声音插了进来。
“这个夏天,23708名选手。”
“竞逐香港最动听的好声音。”
“经过15天的漫长海选,经过二十位评委精心的挑选。”
“一共有107位歌手,进入到了最终的正赛。”
“接下来,他们将经受四名导师的严格挑选,加入导师们各自的队伍。”
“他们不仅是为自己而战,也将为导师而战,为命运而战!”
“而在这個舞台上,我们不看长相,不看身材,我们只选择最动听的声音,最优美的歌喉……”
接着画面突然一转,一下子变成了正常的比赛现场。
四名导师已经坐在了椅子上。
但他们却是背对着舞台,正对着观众。
大家只能看到他们依稀的背影,连四位导师是谁都不知道。
而一名歌手,正站在舞台上卖力的演唱。
突然间,一个喷气式般的声音响起。
一名导师的座椅缓缓转了过来,露出椅子后面导师的真面目。
梅雁芳!
这位刚刚晋升为香港“第一天后”的女歌手,满脸潮红,兴奋地对着那名歌手大喊道:
“I Wanna You!”
台上的歌手顿时难掩激动,就连声音都颤抖了一下。
可他还是很敬业的继续将演唱进行下去。
直到另外一道喷气式的声音响起,又一个导师转过身来。
罗纹!
他并没有像梅雁芳那样情绪外放,但依然冲那名歌手竖起了大拇指,表达出他的喜爱。
两名导师转身,镜头突然切换到后台。
一个陌生的女人在镜头面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她看着台上的歌手,满脸都是溺爱和骄傲!
而镜头很快再次转换,但已经不再是歌手唱歌的画面。
而是变成了那名歌手站在舞台上,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
梅雁芳和罗纹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另外两名导师的椅子也已经转了过来。
不过他们脸上却打了马赛克,让观众一时间还猜不到两名导师的身份。
这时候一个主持人站在歌手的身边,大声对他问到:
“现在有两名导师为你转身,接下来就进入了反选缓解。严志明,你接下来准备选择哪位导师,加入他的战队?”
被叫做“严志明”的歌手,肉眼可见的紧张,望望左边,又望望右边,一时间拿捏不定。
但就在大家都以为他会做出选择时,画面突然又被切换!
“怦”、“怦”、“怦”、“怦”!
连续四声响动。
音乐猛地变得激烈起来,只听到主持人放肆的大吼道:
“四转!我们节目中第一位四转选手出现了!”
“恭喜你,汤美君!”
画面再次切换。
这次是那个叫汤美君的歌手,她正在随着音乐卖力的演唱。
“人生风景在游走,每当孤独我回首,你的爱总在不远地方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