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三国:一切皆可鉴定> 第68章 所谓人治(求追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所谓人治(求追读)(1 / 2)

都说杀人要诛心,鲁达便贯彻这个原则。

原本的掾吏一股脑送到城门口,宣读他们的罪责,公示三天时间,然后再按律处理。

顺带的,与他们有勾结的粮商也按律清算。

雪崩之下没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天知道这些粮商,已经这样勾结了多少年。

三天公示,路过的百姓那可真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一个不好,还直接把累年的冤情牵扯出来,结论就是这帮人死有余辜。

第四天正午,这些罪犯就在城门口附近被斩首示众。

脑袋落地的瞬间,不知道多少人叫好。

这件事算是尘埃落定,鲁达少不得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个总结会议。

鲁达顺势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只要人还是人,那么徇私和贪婪就不会消失。人类社会盛行法,不应该是毫无人性,也绝非是放飞天性。人是在人性和纪律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儒家推崇中庸,不是说平庸,而是不偏不倚,不左倾也不右倾,更别说极端左倾和极端右倾。

从中庸的角度来说,治国的核心就在律法和人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就算这样,贪婪和徇私不会消失,更做到的是最大限度的遏制。

为什么现代XX有问题,从而成为新闻。

看着好像哪里都有问题,可分散到那么多的省份,会发现各地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

更别说既然能成为新闻,就意味着并不多见。

若习以为常,大家早已麻木,那它本身也不具备新闻价值。

“知道我为什么告诉你们这些?”鲁达看向众人。

“针对辽东的整顿,要根据这个标准进行?”荀攸想了想回道。

“说对一半!”鲁达点头,“把大家叫过来,自然是群策群力,大家好好考虑考虑,怎么样的程度才能达到这个平衡,然后落实下去。”

当然也不要求他们立刻就回答,反正从现在开始,到第二年开春,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

鲁达希望的是,从明年开春,针对辽东进行全面整顿。

至于现在,也只是先放出风声。

本来他都不打算惯着,奈何陈登夤夜过来,和他谈了很久,告诉他人治的本质。

陈登举了常平仓的例子,前汉汉武帝设置,元帝废除,今汉明帝打算恢复,结果最后不了了之。

盖因常平仓施行已久,地方豪强与官吏勾结,侵吞常平仓存粮,倒卖存粮,甚至针对百姓强买强卖,此类现象层出不断。

明帝时期要恢复常平仓,即以上述理由反对,因而作罢。

鲁达当时就很疑惑,为什么明明是吏治的问题,却要怪罪到制度上。

陈登当时是这样回答的:“可就算恢复常平仓,谁能保证这些官吏不会继续这样?”

是啊?

谁能保证不会这样,古今中外涉及这问题,就屡禁不止。

加大检查力度也好,甚至投入监控也罢,这问题都没办法解决。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更别说还是内贼!

元帝和明帝可能是被忽悠,可谁能保证他们不是想通了这点,所以才放弃的?

可放弃的结果是什么,国家抗天灾人祸的能力大幅度下降,人口上去,气候变糟,动乱就会随之发生。

前汉亡于王莽姑且不说,今汉可是吃够了这个亏。

眼看小冰河时代,大概还要持续个一两百年,常平仓不搞起来,建立的帝国就算不是一代而亡,大概率也会在二三代爆发民乱。

汉朝遗民里的野心分子,会趁着天灾举旗造反,运气不好真会给他们得逞。

至于是三兴炎汉,还是另外一个帝国,那就管不到那么远了。

可若要恢复常平仓制度,那么人治的弊病就无法忽略。

就这个问题,鲁达与陈登聊了大半夜,最后抵足而眠。

这次会谈的结论,就是今天商量的议题。他和陈登商量不出结果,那就群策群力。

“中庸之道,倒是有点意思……”卫觊捋须,三十岁的他算在场年纪最大的,学问也最高。

毕竟他来自河东卫家,祖上那可是卫大将军。

无论是藏书,还是兵书都是非常丰厚的。

以他的见识,鲁达要贯彻的便是中庸之道,作为儒生倒是非常认可,至少好感不低。

“稍微给个期限!”鲁达想了想,觉得有必要给大家点紧张感,“以两个月为限,给出一个大家认可的框架。在明年开春前,初步完善这个框架。只要我还在这里任职一天,大家都有义务将它不断完善。”

最后自然是计算功劳,以此来作为额外升迁的标准。

能力什么的姑且不说,能用得舒心的臣子,那自然应该优先提拔。

仔细想想,尚书台以下姑且不说,三公九卿这个级别,个人能力就不那么重要了。

比如诸葛亮要下令运粮,结果李严拖后腿。

这还是诸葛亮魅力高,折服大部分臣子的情况。

曹丕以贾诩为太尉,问他要怎么对付孙吴,后者说要休养生息。

不出所料下面的人就各种作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