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秋水被隐去,点破去日苦多,借三两苦酒方知离不可,将思念摇落。往事回味,不过是弹指一挥,日复一日望穿秋水,恕我愚昧。最是相思断人肠,寂寥夜里泪两行,烛短遗憾长,故人自难忘。
一晃就是四十年,见证了跨时代的变迁。世事荒诞怪异无常,人却为何空守戏楼前。
寻不见雅俗共赏的倾听者,戏也就失去了唱下去的意义。只有自我感动的热爱是一片空想,终会在梦醒时分化作团团泡影。
陈家戏台班为此准备了很久,全身心投入最后一场戏当中。不论是不是因为戏院拆迁项目的逼近,他们都想为自己争得坚守下去的意义。老祖宗的文化究竟还有多少魅力,值得每一个传承者不顾一切的歌颂。
余瘸子和陈伯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用他们的沧桑岁月做出指引与铺垫。此时用心中感悟所说出的经典话语,乃是对整个戏曲生涯的评价与总结。
“史难吃,戏难唱。人活一世,总要经历几番苦楚。这些磨难不是我们垮台的借口,而是百恶除尽万象更新的动力。”余庆生一字一句地说着,尽管容颜衰老眼神却是坚定,手上的伤痕见证了他们付出的艰辛。
随后,陈伯接口道:“大家都想演一出好戏,却难得世人驻步停留。不是功夫不到位,而是情未至深处。也许还有是非纷扰拖累我们的脚步,但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唯有一种信念……”丰富多彩的话语中,流淌着他深厚的感情。清澈明朗的眼神中,也充满了希望。
“只要我们还活着,戏就还能唱下去。去传承民族精神,去感染更多的人。”
人在戏在,人亡戏不亡!”
两人浑厚的话语声孔武有力,为戏台班的众人注入了灵魂。他们在传承文化这条道路上,斩断遍地荆棘从未想过放弃。哪怕面临着戏院拆迁的压力,也不露出半点畏惧妥协之意。
在他们眼中老祖宗的精髓,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流失的。这是意志的灯塔,也是民族的脊梁。
陈家戏台班所有人整装待发,准备好迎接这最后的挑战。成败在此一举,一切都在今晚迎来结局。他们都挺直了腰杆,声威震天地吼道——
“人在戏在,人亡戏不亡!”
……
夜幕降临,暮城。
这座小城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昏黄的灯光照亮了街道,行人稀少,显得有些冷清。然而,在这座小城的某个角落,一场旷世大戏,正在渐渐拉开序幕——
陈家戏台班。
演员们各就各位,道具也摆放整齐。在那有些昏暗的灯光下,众人正在做最后的准备。这场夜场的大戏,他们破天荒没有通知任何人,而是将所有的精力用在戏曲上。
一片空无的观众席当上,只有熟悉的几位面孔。陈伯和余父神色凝重,等待着最终时辰的到来。而余庆生摆弄着一个相机,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支架上。在他身后的座位上放着的,是那副缺少主笔的水彩画。
所有人的心中都怀着忐忑,抬起头凝望着深邃的夜空。
只见一轮残月悬挂当空,零散的星辰散发着暗淡的光芒。卷动的风云在夜空中翻腾,宛如一幅动态的画卷。夜风轻抚带来丝丝凉意,在一片静谧之却早已暗流涌动。
观众席三人的目光投向暗处的某个角落,只见两位神秘少年的少年已经展开领域,他们的眼神中有一种奇异的光彩流动,身上散发出阵阵难以察觉的能量,青铭手持那柄尺形玄琴,晃动的琴弦逐渐发出悠扬的声音。
这道声音就像是一个信号,所有人闻之变色进入了状态。陈伯和余父异口同声大喝“开始”,而余章寒也按下了身前相机的开始按钮。
此刻,戏曲大院的灯光全部亮起,如同黑暗中的火炬,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周围的景物被覆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冥冥之中开始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从戏台大门到街道,安宁的氛围如禁止的潭水般,被莫名的力量搅弄,展现出奇异的流动性……
在这迷离之际,隐隐有萧瑟的风声自耳边传来。历史与现实开始重叠,风尘云雾浓烟笼罩……
戏曲大院上空传来一阵悲凉之意,逐渐化作风声鹤唳的垓下战场。在夜色之中,战场被覆盖上灰蒙蒙的滤镜,狂风卷起漫天沙尘,昏黄的灯光在风中摇曳,犹如战场上忽明忽暗的火把。
大军压境,笼罩在小城上空。
数十万将士如同一座座雕像,目光冷峻而坚定,铁一般的纪律凝聚精神,手中的兵器闪着道道寒光。一匹匹骏马傲然嘶吼,长鸣如雷,仿佛能听到它们对战斗的决心。
与此同时,方圆数十里的居民回过神,都被上空的景象深深吸引。他们的眼中充满惊骇与好奇,无法想象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此近距离的看到一片古代战场,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震撼体验。
“那是什么?!”
“我怎么知道,你别抓着我的脖子啊……”
“天哪,太不可思议了。难道是大复苏发生以后,先祖显灵了!”一位目击者惊呼。这场面,这阵势,让所有人不禁联想到了我国历史上的着名战役。
“这场面,这阵势…好熟悉,难道是垓下之战…”